五十三 尘埃落定88(1 / 2)

李保见包拯并没有下令让衙役把自己从那条凳上放下来,心里知道今天不说出些实话,这位“包青天”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他吞了吞口水,费力地仰着脖子,将七夕那天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末了,他大呼一声:“包丞相,我是心起歹念,可是我不是故意让柳家小妹死的!我也是一不小心下手过重才勒死她的!说到底,我也只是个误杀!我,我真的没有杀她的意思!”

包拯可不愿意听他狡辩,冷笑一声,“你说的倒是轻巧!你说你没有杀人的意思,当你发现柳姑娘气绝的时候,并没有呼救,还把她身上的财物全都掠走!这难道也是无心之失?!你贪财好色,犯下罪行之后还不知悔改,百般推脱,满口谎言!你为人卑劣,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柳金婵的父母和颜查散的父母都在堂上旁听,听到包拯的话,四位老人全都痛哭流涕。一方面是找到真凶之后的解脱,另一方面想到了自己的女儿与他们阴阳两隔,再无相见之日,倍感痛心!

公孙策将堂上各人的口供记录在册,其中李保那份,递到他的面前,让他签字画押。

李保本不想认罪,可是围观的百姓却是群情激愤,恨不得冲到堂上将这歹人当场打死。

展昭抽出随身的巨阙剑,衙役们心领神会,敲起了铁头杀威棒,

李保实打实地怕了,颤抖的双手在供词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按上了手印。

包拯吩咐衙役给李保带上枷锁,投入大牢之中,而颜查散则是当庭释放。

于县令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切,知道自己没有任何资格置喙,只能偷瞄一眼包拯。

包拯没有说话。对于县令的处置,还得上书朝廷,交由吏部拿出个章程。

李保在大牢没等来提刑司的复核结果,就因病死在了大牢中。

李保一死,此案就算尘埃落定。柳家决定将女儿发丧。

出殡当日,包拯带着公孙策和展昭去往柳金婵的家里。

柳金婵的家是一座两进的院子,盖的是青砖瓦房,看起来是一个富庶的家庭。

此时,灵堂再次搭了起来,柳金婵的棺材就停在灵堂中央,面容宛如生前一般,清嫩水灵,好像只是睡着了。

四位老人哭作一团,而颜查散身着白色孝服,以正妻之礼为柳金婵主持葬礼。

他们看见包拯等人到来,纷纷跪下。

包拯将众人扶起,“李保一死,案件真相大白水落石出。可惜颜秀才耽搁一年乡试,着实有些可惜。”

颜查散面容哀戚,“多谢包丞相挂怀!爱妻死于非命,我本也无心参加乡试。既然如此,待我爱妻孝期之后,再去一试。”

说到这里,他突然再次跪下,“包丞相在上,请为学生作证!柳金婵是我心爱之人,与我自幼定下婚约,我愿与她相守一世。然而她已香消玉殒,我此生不再续弦另娶。若违此誓,我此生逢考不中,潦倒一生!”

此话一出,四位老人都愣住了。原本颜家父母还想说些什么,可是看到颜查散态度坚决,也不好再劝。

倒是柳金婵的父母听到这话,扑了过去,“我的儿啊,你对金婵有这片痴心,已让我们老怀安慰,可不好胡乱起誓!你还有大把前程,你的父母年纪已高,还未见到孙儿,你怎能为我女儿断送一生姻缘!”

就在这灵堂里哭声震天,乡里乡亲为他们的事情也唏嘘不已之时,一个游方的道士突然出现在院中,朗声道:“在下崔元靖,游历四方,走到贵宝地,着实有些口渴,可否施舍一碗水喝?”

灵堂的哭声一歇,看见眼前这个突兀的道士,都有一些摸不着头脑。

包拯心下清楚,便露出一个了然的笑容,静观其变。

颜查散扶起四位老人,让他们安坐,自己从茶壶里倒了一碗温热的清茶,还拿了几个贡果,交给道士,“这位仙家,今日是我爱妻出殡之日,恕我们不能招待,还请见谅!”

崔元靖捋了捋胡须,接过清茶一饮而尽,又狼吞虎咽地吃了两个馒头,说道:“你爱妻何在?我能否见上一见?”

周围的乡亲窃窃私语,“这道士好没道理!到人家讨水喝,还要看人家姑娘!”

颜查散也是面露难色,“爱妻即将入土为安,实在不好劳烦仙家……”

崔元靖也没有介意,而是从自己身后拿出一个葫芦,又在茶杯里倒了一碗清酒,酒香清冽,交给颜查散。“喏,这碗酒是我潜心修炼的结果。你去喂给你的妻子喝!”

颜查散苦笑道:“多谢仙家美意,可我妻子已经过世数月,无力回天了……”

崔元靖执着地把酒推了推,“你且试试嘛!你们人间的丞相大老爷都没有制止,说不定真有用呢!”

颜查散这才注意到,包拯一直冷眼看着这一切,并未置一词,心里也有些犹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