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一经443(1 / 2)

在山海图里,天天就是赶路赶路,爬山爬山,找矿石,找野兽,吃野兽。把一个个这些野兽全部收集起来练成法宝。

想叫叫神识里的小粉团,一直装死中,持续装死中。也不理我。

回头看了下路,走了这么些山岳,法宝也积累有些了,不愁吃,不愁穿,不愁睡,还有个顺风耳,走路不累的风火轮,保持身材的,保持冷静的,不生腹病的,就这么些,还是不够,后面的山岳多如牛毛,意味着危险也快临近了,还是接着赶路吧。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多沙石。汸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

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糈用稌米,白菅为席。’

这个篇次的意思是由基山再往东三百里有座山,名叫青丘山,山的南坡蕴藏有丰富的玉石矿产,山的北坡多为可做涂饰用的青雘。山上生长着一种野兽,身形似狐但却长着九条尾巴,迷惑,诱惑人,但若人吃了它的肉便可以辟邪防妖。

山上还生长着一种鸟,形状像鸠,但鸣叫声就像人吵架似的,名叫灌灌。人若带着它,也可以辟邪防妖。

这座山中有一条名叫英水的水流流出,向南流入即翼泽。即翼泽的水中有很多赤鱬,这是一种形体似鱼,而脸似人的人鱼。它叫出的声音像鸳鸯啼叫一般,人若吃了这种人鱼,便可以不生疥。

再向东三百五十里,是箕尾山,山的尾端蹲居于东海之滨,山上到处是沙土石块。汸水从此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淯水,汸水中盛产白色玉石。

纵观南山第一山系䧿山,从招摇山到箕尾山,一共十座山,两千九百五十里。这些山的山神都长着鸟的身子,龙的脑袋。

人们祭祀的礼仪是,将祭祀的牲畜和璋玉一起埋在地下,祭祀用的米是稻米,还用一块璧玉和稻米做贡品,供奉山神的坐席是用茅草编织的席子。

青丘山,有玉石,还有青雘-青色的善丹,像是青铜器上抹的涂料,不会轻易褪色,还可以装饰,这个装饰起来还蛮好看的,正好可以给穿在身上的,在杻阳山得到的鹿蜀的皮涂抹上,丹青色的颜料,和山一体,隐蔽自己,不被怪兽发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