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暴涨的经验60(2 / 2)

哪怕格策刚加盟多特蒙德还没站稳脚跟,最近几个赛季表现不错,但骄傲的德国人还是认为,他是世界巨星的苗子。

至于威廉·哈德森,则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代表,只能在西甲玩一玩罢了。

一旦让哈德森进入德甲球队,恐怕表现比格策还不足。

德国的媒体和球迷都认为,这场比赛是格策正面击败哈德森、证明他才是本届欧青赛最值得期待的超新星的机会。

格策也心气儿很高。

虽然他不像媒体和球迷那样认为自己比哈德森还强,但他还是想跟哈德森别别苗头,证明一下自己也是顶级新星。

哈德森能在西甲和欧青赛上演帽子戏法,他想证明他也能,特别是在面对面的比赛中。

这样的想法让他斗志很高,比赛开始后跑动也很积极,并利用德国队获得开球权发动第一波进攻的机会在第2分钟就获得了起脚打门的机会。

可惜他没有哈德森的射门,这脚射门虽然打得势大力沉,看起来威胁不小,但角度太正,被英格兰队守门员轻松抱在了怀里。

虽然球没进,但看台上的德国球迷还是认为格策这脚射门是制造了威胁的,而且威胁很大,因此给予了格策很大的掌声。

看台上的德国电视台解说员也不吝赞美之词,对格策的这次射门大加赞扬,要是没看比赛的人,恐怕还以为格策这脚射门进了呢!

这就是德国媒体的尿性,对具有德国户口本的球员的吹捧,是不遗余力的。

同年龄同水平的球员,在德国媒体的炒作下,德国球员的身价会比其他球员高许多。

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英格兰和德国的敌对情绪并不比中日少。

因此,足球场上的每一次英德大战,都不会缺少激情和碰撞。

这也是德国媒体希望格策在表现上压过哈德森的原因之一。

除了格策自己努力寻求射门外,德国的后防线也对哈德森实行了非常严密的盯防措施。

媒体吹牛归吹牛,德国U23的教练组知道哈德森的威胁有多大。

如果说法国人是被暑假期间实力暴涨的哈德森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的话,那第二场比赛的德国,就绝对不能再犯法国人那样的错误了。

因此从比赛第一分钟开始,德国就派出了中后卫尼科·舒尔茨对哈德森进行贴身盯防,其他球员根据哈德森的跑位进行协防。

总之,当哈德森进入英格兰禁区的时候,要保证随时有人跟住他,并做好贴身盯防的人被突破、其他人进行协防的准备。

这是世界巨星才有的待遇。

虽然哈德森还远不是世界巨星,但这是U23的欧青赛,第一场比赛上演了帽子戏法、位列射手榜首位的哈德森,在这个级别的赛事里自然就是超级巨星,受到这样的贴身盯防待遇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哈德森的加速和速度、反应、敏捷等等,都还没开启,在被对方如此贴身盯防后,短时间内确实难以获得射门的机会、展示他97的射术。

不过,在德国人花费大量防守能力对哈德森严防死守后,其他的英格兰队球员不可避免的就能获得不少的进攻机会。

第18分钟,中后卫埃里克森突然插上参与进攻,在与凯·弗兰、埃巴鲁连续做了两次撞墙配合后,与大禁区左角外起脚远射,兜射远角。

可惜这球角度不太刁,被德国守门员扑了一下,然后打在远端门柱上弹回禁区,之后被德国的后卫解围踢出了禁区。

虽然这球没进,但英格兰队的主教练辛·马克斯却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他看到,在埃里克森内切射门的时候,贴身盯防哈德森的对方后卫埃尼科·舒尔茨的目光不可避免地被射门的埃里克森所吸引,眼睛跟着飞行的皮球移动,最后看到守门员将球扑了出去,才松了口气。

这是大多数人的通病:眼睛跟着球跑。

特别是有人射门的时候,大家都想看射门的结果,进还是不进。

但这次进攻中,就在埃里克森射门、舒尔茨眼睛跟着球跑的时候,马克斯发现,哈德森并没有和舒尔茨一样停下来眼睛跟着球移动,而是趁舒尔茨分心的时候无球跑位冲进了禁区。

只不过运气不好,哈德森跑动的方向没有与球打在门柱上弹回来的路线重叠,让哈德森做了一次无谓的跑位。

但通过这次埃里克森的射门、舒尔茨的分心、哈德森的无球跑位,辛·马克斯好像发现了新的东西。

又观察了十来分钟后,趁着一次球出界的机会,马克斯突然把贴着边线跑过的边前卫德拉克喊住,对他低声吩咐了几句。

德拉克听完后,回到场上,将教练马克斯最新的战术指示传达给了场上的球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