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父亲致仕回归树林28(1 / 2)

顺流东下,不日便到达了江宁。见到父亲,李振钧不仅觉得父亲显然憔悴了许多,而且隐约觉得父亲也没有想象中的高兴。李长森只是托人把一家人安顿下来,自己却忙着处理公务。

原来,嘉庆十九年(1814)五月,李长森由云南布政使调任福建布政使。因为回避时任闽浙总督的亲家汪志伊,所以在离滇赴闽途中又改任江宁布政使。朝廷让李长森任职江宁,其实还与上忙银两案有关。所谓“上忙”,是指每年二月开征、五月截止的田赋。原因是前任江宁布政使陈桂生督催上忙银两不力,只征收到七成。陈桂生所奏称上元、江宁、六合、仪征、宝应、甘泉、如皋七县县民所欠银两,与事实颇有出入。此外,最为严重的是溧水县所纳银两被挪用。于是朝廷诏令陈桂生暂时留在该省,等待新任布政使李长森查清核实后再作处理。所以,李长森任职江宁布政使,主要任务仍然是为朝廷“救火”——查办上忙银两被挪用一案。

担任过江南苏松粮储道的李长森,自然知道其中难处。这不仅有陈桂生催收不力的原因,更有百姓实在交不起的原因。他还深知陈桂生的所作所为,除了本人的贪财之外,肯定也存在为某些上司所迫的成分。就像自己在贵州布政使任上遇到的情况那样,要么得罪上司或同僚,影响自己的仕途;要么替人背黑锅,负屈含冤。而现在李长森面对的陈桂生,也许一如当年的自己。这让李长森内心十分纠结。而且富庶的江南远远不同于偏远贫穷的贵州,这里的水实在太深!李长森已经年近花甲,身体也不太好,他暗问自己:有必要来趟这浑水吗?

李长森还不得不替儿子们考虑。自己年事已高,即使能够把上忙银两案查个水落石出,又能怎样?结果说不定可能得罪不知何方神圣?长子李振祜考取进士以后,虽然因为勤谨而已经担任了兵部职方司员外郎,但是根基并不稳固。次子李振钧和三子李振齐年纪尚小,还未入仕。此时,太湖老乡在朝中为官者寥寥。原本深得嘉庆皇帝信任的赵文楷,已经于三年前去世于山西雁平道任上,享年四十八岁。其妻子王氏也只得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回到太湖老家居住。

亲家汪志伊虽然此时官至闽浙总督,但是,他十分清楚亲家的为人十分清正。俗话说“人至清则无朋,水至清则无鱼”。在这个社会上,即使跻身封疆大吏又如何?许多老朋友不是都已经退隐或考虑着退隐吗?

想想这些年来,一家人跟着自己东奔西走,也没有过上几天安生的日子。

李长森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李振钧。他原本有三个儿子。长子李振祜远在京师,三子李振齐年纪尚小。他之所以一直把李振钧带在身边,一是因为他认为李振钧特别聪慧,所以带在身边一边督促他读书,一边让他帮着料理一些官署的杂务,既可以锻炼他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可以提前让他了解一些官场规矩,顺便结识一些象顾皋那样的有识之士,培养他的人脉。这些年来,李振钧在父亲的教育和妻子的影响下,不仅学业大进,也成熟了许多。他听了父亲辞官回乡的想法,非常赞同。他本来就因为妻子拖着病体辗转万里而窝着一肚子的火气,早在留寓武昌时,就曾经有过“归去相思渺无际”和“抛却故园归未得”的慨叹和遗憾。他认为父亲年事已高,早该回归乡里颐养天年,没有必要继续留在官场委屈自己看人眼色行事,“为五斗米折腰”。况且,这些年的东奔西走,他自己也没能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学业也耽误不少。他也愿意回到乡下,一边陪侍父母,一边给妻子寻找名医治病,同时也好安心读书。

李长森想想也是。总不能因为自己而耽误了儿子们的功名事业和家人的团圆安康。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辞官的理由呀!万一有人告你一个“不忠”的罪名,那可担当不起。李振钧在一旁提醒父亲,祖母年事已高,父亲正应该回家去侍奉侍奉祖母了。李长森听了,微笑着点了点头。

李长森虽然有兄弟八人,其中二人出嗣,其余两个哥哥李长焱、李长青和三个弟弟李长庚、李长恩、李长达都已经先后辞世,侄辈中年纪稍大的大都出门在外,家中剩下的都是女性和年纪尚小的侄辈。继母陈氏已经八十五岁高龄,正是需要有人奉养。

一切考虑周详,李长森便以自己身体不好、而且八十五岁高龄的继母陈氏需要奉养等为由,上奏朝廷,请求辞官还乡。当年十一月,朝廷准奏。《东华续录(嘉庆朝)》“嘉庆十九年”条记载:“(十一月)丙辰,李长森以疾免。”《太湖县志》(同治卷)也有记载:“调福建,以亲老改江宁,治绩如前,荒政尤著。乞终养归。”李长森继母陈氏先后因子孙贵而被诰封夫人、晋封一品夫人。嘉庆二十五年(庚辰),又因九十三岁高龄,亲见七代、五世同堂,“礼部奉旨如例颁旌,赏银缎外,特赐‘瑞征受祜’匾额”。李长森此次回乡,精心侍奉继母陈氏,直到嘉庆二十五年庚辰(1820)继母陈氏去世。

洽值年关,龙门山上,白雪皑皑;树林冲内,梅香阵阵。一家人欢欢喜喜回到太湖,亲友相见,送往迎来;官府探视,高轩频过,自然又是一番忙碌。

不过,敏感的李振钧自然也能感觉到,气氛与以前颇有不同。

大人们来了,寒暄中明显少了以前的热情与卑躬,多了些许客套与应酬。

时任知县翟廷仪大人是贵州人,当年还是在顾皋任学政时考中的举人。李振钧也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那时的翟廷仪刚刚乡试及第,正是志得意满,踌躇满志。顾大人在官署宴请新科举子,李长森按察使应邀出席。顾皋特意嘱咐下属告知李大人,一定要带上公子。

宴席开始,学政顾大人一一介绍出席宴会的贵宾。他在介绍按察使李大人之后,不但附带介绍了李振钧,还特意说到李振钧和诗一事,并且大加赞赏,说得李振钧面红耳赤。举子们见学政大人如此夸奖李振钧,宴会结束后,不少人都来找李振钧说话,其中就有翟廷仪。

那时的翟廷仪,已经三十好几岁的年纪,个子不高,衣着朴素。李振钧其时年纪尚小,可是翟廷仪却对李振钧毕恭毕敬,说话客客气气,言语间流露出艳羡之情,且颇有交好之意。除此而外,李振钧倒也没有留下更多的印象。

翟廷仪一身官服,见到李长森拱手道:“李大人荣归故里,下官公务繁忙,来不及亲自迎接,恳请见谅!”李长森一边还礼,一边连声说:“老夫解甲归田,正该前去衙门拜望大人,怎敢劳动大驾光临!”翟大人口里说着:“岂敢岂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