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夜游大观诗唤蛰龙(2 / 2)

忠臣也要江山助,岳墓西湖酒奠多。

清·赵翼

表里山河地必争,儒冠曾此守孤城。

岭云尚吐登陴气,江浪如闻战鼓声。

世乱揭竿成巨寇,时危横草出书生。

可怜槖槖降臣履,千载应惭守庙情。

清·蒋士铨

孤城不可守,力尽大江前。

积血都成碧,余哀欲禁烟。

身危全势去,志遂一家传。

遗像团栾对,英灵尚爽然。

不难看出,这些诗词或凭吊余阙,或称颂余阙据城抵抗红巾军的功劳和的对朝廷的忠诚,虽然角度各有不同,但基本上不离歌功颂德的俗套,缺乏历史的纵深感和对现实的关注度。

李振钧在饱赏月下江山胜景之后,一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不禁想起与长江有关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一时感慨万千,诗兴大发,逐提笔写下《夜月登大观亭》一诗。其诗曰:

万里初秋月,中江第一亭。

堑深规地险,祠古吊忠灵。

云共遥天碧,灯余隔岸青。

登高发长啸,疑有蛰龙听。

长天秋月、大江深堑、渔火青灯竞奔眼底,天上地下、古往今来、骚人墨客涌上心头。凭吊余阙之墓后,想起自己已近弱冠,还只是侍奉父母东奔西走,功名未就,心潮犹如眼前的江水汹涌澎湃。诗人信步登上“负山面江”的大观亭,伫立良久,不禁仰天长啸,任凭啸声在夜风中传得很远很远。年轻的诗人因何而长啸?为什么怀疑长江中会有蛰龙能够听到他的尖利的啸声?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是著名的天堑,既然有神龙存在,它为什么要蛰伏于江底?回想自唐宋而后,传统的中华文化屡遭劫难,由于蒙元和满清两个异族先后入主中原,泱泱华夏辉煌不再,乾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戕害,传统的华夏文明逐渐衰落。尤其是嘉庆年间,康乾盛世已成往事,满清王朝江河日下,以唐宋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逐渐式微,有如呼风唤雨的神龙早已蛰伏于江底。年轻诗人的胸中感到无比郁闷!面对眼前月夜的遥天碧云,青灯渔火,李振钧不禁手拍栏杆,仰天长啸。这尖利的啸声直上云霄,融入江水,滚滚东流。李振钧心里想,但愿这啸声能够惊醒蛰伏在长江里的神龙,重新振作起来,奋飞于九霄之上,播雨于四海之间,还给古老的华夏以勃勃生机。

“长啸”是壮怀激烈的表现,如李白《游泰山六首》(之四)有诗句云:“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仰天长啸”,等等。如果结合李振钧的题联来看,李振钧的“长啸”,不仅表现了年轻诗人对中华传统文化式微的郁闷,也表达了对唐宋时期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的向往,以及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发愤图强的壮志豪情。

李振钧是一个才华横溢,且具有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诗人。广泛的阅读,深入的钻研,良师的指点,冷静的观察,使他年纪轻轻就对中华历史和文化具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对封建官场具有冷峻而深入的思考。这些卓越的见解常常如星星之火闪耀在他的诗歌之中,正是他的诗歌中最为可贵之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