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被震惊的农业专家29(2 / 2)

路顺风道:“可是咱们社员也需要秸秆烧锅做饭!”

“那你的意思是?”

沈继武道:“我们购买煤炭吧,让全体社员烧煤炭做饭和取暖!”

“可煤炭也不便宜!”

沈继武有些心疼地道:“一吨煤炭需要十八九块钱,咱们生产队这么多人,一年要烧掉多少吨?需要烧掉多少钱?”

“对,大不了少卖点饲料!”

路顺风为什么要想着办学校,想着给社员们提高福利?

其实说穿了也简单,那是因为他可以算到今年沈家庄生产队可以赚多少钱,从年初到年底,一万五千多头猪可以出栏,哪怕每头猪算一百二十块钱,也是一百八十多万。

如果只是刨除成本,盈利至少在一百三十万,可问题是,沈家庄生产队不到两千人,相当于每个人可以分到六七百块钱。

这个收益,事实上已经超过了工人的平均工资,社员们还会分粮食,这样一来,就会更多。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沈家庄生产队人均收入突破了千元,可问题是,一旦沈家庄生产队到了年底分了这么多钱,其他生产队肯定眼红。

人要是一眼红起来,那可是相当可怕的,天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在这种情况下,路顺风让生产队投资建农研所,修建沼气池,给全体社员接通电灯,更是免费用电。

现在修建学校,就是想消耗生产队的财政,让年底的时候,给社员们少分

点钱。

可问题是这些投资,其实并没有耗尽生产队的钱,特别是现在沈家庄生产队已经培育了自己的母猪和公猪,养殖成本会进一步降低。

现在路顺风还真不想过早让沈家庄生产队成为全公社,甚至全县的靶子。

可问题是,沈继武不同意给社员们烧煤炭,路顺风也没有办法。

不过要说花钱,还是有办法的。

路顺风又提议道:“小学这边用砖要得比较急,咱们可没有时间等!”

“是这个理,要不暂时不卖给社员?”

“那也不够!”

路顺风道:“特别是如果下雨,砖坯不容易晒干!”

“你想怎么办?”

“再扩建一座砖窑!”

路顺风道:“不等让娃儿们等着!”

起初沈继武还认为秋收更为重要,可问题是一夜过后,这天说变就变,一场秋雨过后,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水坑。

其实滨河县是一个四季不怎么分明的县城,春天和秋天都很短,有的时候,在阳历三月底,气温还非常冷,可是四月初,气温就可以达到二三十度。

至于秋天也更奇葩,有可能一个礼拜,秋天就会过去。

随着生产队的大豆被收割后,到处就是一片荒凉,沈家庄生产队还是决定扩建窑场。

秋收现在其实只剩一个尾巴,玉米和大豆不一样,只要把玉米棒子掰下来,就算是下雨,对于玉米的影响也不大。

路顺风的实验田里的玉米也该收获了,一大早,沈小妹和沈陆军就赶着一辆骡车,来到路顺风家门口。

路顺风会很多东西,可是他硬是没有学会赶骡车,不仅需要体力,也需要技术。

“顺风哥哥,咱们下地!”

路顺风换了一件衣服,拿着茶杯,一起出门。

等沈陆军来到路顺风的实验田的时候,发现田边居然围着十几个人,其中为首的则是省城大学农学院的副院长杨榕玮。

“杨院长,你怎么来了?”

杨榕玮笑了笑道:“你这里出现了宝贝,我是闻着味过来的!”

李爱国发现了路顺风的玉米长势好,特别是现在的玉米棒子,一颗棒子比普通玉米三个大小,他自然向农学院做了汇报。

杨榕玮和众农业专家,对这片玉米地的高度、直径、玉米棒子做了测量,经过测量以后,一名戴着黑边眼镜的农业专家秦玉华一脸震惊地道:“这个……怎么可能?”

哪怕没有完全收下来,只需要抽取几颗玉米的重量,加上测量间距和行距,就可以预判出单位亩产量。

经过秦玉华的计算,这块玉米地的亩产超过一千五百斤。

如果有人告诉秦玉华,玉米可以亩产一千五百斤,他绝对是不会相信的,哪怕种植得再细心,也很能突破八百斤。

杨榕玮看着路顺风和沈小妹以及沈陆军下地开始动手掰玉米,其他农业专家也纷纷下场。

两亩多的玉米地败,很快就收完了,看着收上来的玉米棒子,众农业专家陷入了沉默,这个产量已经打破了他们对玉米产量的认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