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扬名全国125(2 / 2)

沈家庄唯一的优势是机会购买了东方罐头厂的二手设备,再加上省城大学的设计和建造,省下一大笔钱。

如果其他生产队像建一座年产五千吨罐头的工厂,代价将是沈家庄罐头厂的三四倍,甚至更多,而且目前正在生产的罐头厂,也有可能像沈家庄罐头厂一样,生产同种类的罐头。

可是火腿肠却不一样,至少有肠衣需要进口,如果没有外汇,很难进口这种东西,这也算是小小的门槛。

沈家庄已经完成的初步的原始积累,等其他人发现火腿肠可以赚钱的时候,沈家庄的火腿肠该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了,就像后世,火腿肠没有制造难度,可是市面最受欢迎的还是双汇王中王,同样是老品牌的梅林知名度就要差上很多。

因为梅林以做午餐肉起家的,转型较晚,在春都和双汇生死大战的时候,他们还打酱油呢。

这个厂很重要,而且是十年内恐怕最重要的工厂,别说沈空军没有能力管理这个厂,就算是有能力,路顺风也不放心交给他,而是自己亲自管理。

如果说,沈空军只是想去火腿肠厂工作,那路顺风肯定会满足他的这个要求,毕竟火腿肠厂有很多岗位,用谁不是用?

只是他过分地想要厂长的职位,这自然是不可能了。

随着马上就要举行分红大会,沈家庄生产队的干部也都忙碌了起来。

路顺风拿起电话开始拨打电话,现在打电话可不像后世,直接拨号就行,还需要人工转接,第一台程控交换机还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在福州开始使用。

随着人工转接,电话终于接通了,电话里响起杨榕玮的声音:“喂,你好,我是杨榕玮!”

“你好,我是路顺风!”

“你小子……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杨榕玮其实对路顺风的怨念可不小

,随着沈家庄生产队越发展越好,可是对于她更重视的沈玉一号,路顺风并不上心,甚至根本就没有过问。

经过春季八百亩实验种植,以及秋玉米共计五万四千余亩大规模种植,可以学沈玉一号玉米并没有取得惊喜,反而陷入了困境。

在沈家庄实验的春玉米,亩地玉米籽重达到一千六百八十五斤,可是到夏玉米,产量却急忙降至了一千四百九十三斤,亩产降低将近两百斤,这可是要命的问题。

现在农学院无法判断,这种玉米是因为只适合春季种植,还是其他问题,想找路顺风分析原因,结果,路顺风一直不见人。

“这不是忙吗?”

杨榕玮道:“我说,你这个生产队大队长就别干了,你干得再好,也不过是惠及你们生产队两千多人,把沈玉一号玉米搞成功,这可是全国人民受益……”

路顺风听到这话,心中胑有苦笑,他其实哪里懂得这些,种子公司搞出来的基因锁,是那么容易破解的吗?

路顺风只好道:“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我们沈家庄生产队准备在十二月三十一日,也就是腊月初六,举行年终总结,以及分红大会,邀请您参加!”

杨榕玮看了看日历上的日程道:“你小子告诉我,你们生产队今年准备分红多少钱?”

李爱国向杨榕玮汇报过沈家庄生产队的收入,但是李爱国能够拿到的数据,只是猜测,肯定不会少。

“看情况吧,现在说就没有意思了,给你一个惊喜!”

“好,到时候一定到!”

路顺风又让杨榕玮邀请机电系、建筑工程系的领导和老师一起参加这个分红大会,因为沈家庄的建设离不开他们的帮助,路顺风还给省城大学设立了特别奖项。

人工转接电话真不方便,路顺风又给省城的韩副主任以及市里领导打电话,通知他们参加分红大会,结果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只打了三个长途电话。

省城的领导和区里的领导可以打个电话通知,可是县里的***顺则不能用电话通知,他还是决定前往县城亲自通知。

就在晚上路顺风准备回家的时候,沈继武回来了,不过沈继武没有提起沈空军的事情,而是唉声叹气,显然是气得不轻。

“我明天准备去县城!”

“去吧!”沈继武也没有问题路顺风原因,指了指办公室的抽屉道:“没上锁,大印在里面,你自己填!”

“好!”

就在这时,赵青青走过来:“路队长,沈支书,我要请假!”

“是准备回家吗?”

路顺风道:“我建议你最好等咱们分红大会以后再走!”

“不是,我朋友要过来,我准备去县城接他们!”

赵青青道:“她是记者,在中原日报社上班!”

路顺风一听这话,眼睛不禁一亮。中原日报影响力非常巨大,如果可以让这次分红大会上报纸,那沈家庄生产队肯定可以扬名全国。

“好,你的假我批了!”

“谢谢路队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