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风暴来袭(1 / 2)

3月6日晚间,随着“云雀”的靠近,江宁的天气突变,暴雨倾盆而下。幸亏各作战单位均已提前进入战位,138营外出布设监测点的队伍也早已完成任务返回。目前唯一还滞留在外的人员,就是139营外出驻留在汉宁水利枢纽的小队了,汉宁水利枢纽的各项实时水文数据也正通过他们,不断的传回江宁古城的指挥部,以供决策。

时间就在暴雨的敲击声中悄然流逝,3月7日10时许,“云雀”携天文大潮登陆汇京,潮水先是突破了汇京防波堤的阻拦,将汇京这个沿海都市直接化作了汪洋,随后才沿着汉宁河的河道逆流而上。依托原有的气象监测点,江宁古城内的指挥部得以实时跟进潮水在下游处的进程。12时许,潮头来到了江宁下游百公里处,随即指挥部便命令驻留在汉宁水利枢纽的小队开闸泄洪。

随着潮头的推进,提前布设在汉宁河沿岸的监测点果然监测到大批的嗜血生物尾随在潮水之后。

下午2点左右,洪峰与潮头在江宁下游60公里左右的位置相遇。得益于昨晚暴雨的加持,全力泄洪之下产生的洪峰格外的强劲,不仅消弭了潮头的冲击,还裹挟着潮水顺流而下,也对尾随其后的嗜血生物群产生了冲击,算是意外之喜了。

由于“云雀”的一路西进,气象条件恶劣,各型空中载具均不具备升空作战的条件,前出进行打击的计划便只能搁置不用。

下午5时许,由于“早产”的“云雀”能量先天不足,在经过这一路消磨之后,最终在江宁城前提前散去了。而下游被洪峰裹挟冲击的嗜血生物群则重新集结了起来,开始逆流而上,朝江宁进发。根据汉宁河沿岸监测点提供的实时数据,136营和137营的远程火力开始咆哮。随着呼啸而起的炮火,下游的嗜血生物迎来了新一波的打击,血色开始晕染河面。多轮打击之后,成规模的嗜血生物群基本在河道内消弭了踪迹,而漏网的小股群落则开始频繁出现。

晚7时许,小股的嗜血生物终于推进到了江宁古城的城防火力打击范围之内。在东面城墙驻守的135营首先发现了它们的踪迹,随着智能警戒机炮的授权解开,枪炮声立即在城头响起,斑驳的血色,开始晕染城下的土地。不多时,其余三面城墙也开始响起了枪炮声,独立1旅的正式考验算是真正的拉开了序幕。

另一边,在江宁下游大约100公里处,大股的嗜血生物开始借着夜色的掩护上岸。布设在沿岸的监测点适时的向江宁指挥部发出了警报。指挥部立时做了反应,命令侦查载具从城内起飞,前去监测嗜血生物的动向,若是也向着江宁城而来,远程火力覆盖也就不得不为之了。

凭着坚城利器和充足的弹药储备,目前的战局尚还牢牢的掌控在江宁古城内的诸人手中。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弹药消耗的加剧,天平肯定会逐渐向嗜血生物倾斜。能否真的守住江宁古城,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本次的嗜血生物规模究竟有多大。

晚8点,外出的侦查载具向程立他们汇报了一个好消息,上岸的嗜血生物并未向江宁进发,而是开始朝城市周围的山林突进。这样的变化,目前来看似乎是个利好消息,不过从长远看可就未必了。有鉴于此,程立便立时通知萧瑾他们三人到指挥部来参与情报分析了。

接到指挥部的通知,萧瑾三人立时自拟态生境实验室出发,不多时便进入了指挥部。

见到三人到来,程立先简要的向三人说明了一下召集他们过来的目的:“这次通知你们来指挥部,主要是想就目前观察到的嗜血生物的异动,听一听你们的意见。”

随后便借着虚拟沙盘上的地形图向三人介绍起了具体情况:“根据空中侦查载具的汇报,在江宁下游百公里处,有大批的嗜血生物登陆上岸。不过它们并未向江宁城方向移动,反而是绕过了江宁,向城市周边的山林突进而去。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作为拟态生境实验室的主官,也是目前了解嗜血生物最深的人,上官言在听完程立的介绍之后,首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根据早前我在嗜血生物袭击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后续生境模拟中的实验结果,基本可以判断,嗜血生物中应该已经演化出指挥官类型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