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以军役代贡赋51(2 / 2)

这样来说,伊斯梅尔说的也没有错!他没有制造奥斯曼和俄罗斯的冲突,只是通过制造骚乱,提早激发了冲突。

见着阿卜杜勒·迈吉德犹豫不决,伊斯梅尔又补充道:

“陛下,如果我不挑起这样的冲突,土耳其和埃及兵戎相见,俄罗斯只会趁虚而入。而现在因为耶路撒冷的冲突,土耳其和埃及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外敌,还有法国作为盟友,形势相比之前大大改善。”

伊斯梅尔叹了口气,摇摇头,目光中满是失落,

“这难道不是我一心为帝国着想的表现吗?可惜的是陛下不只不感激我,反而还责怪我,真让忠臣寒心啊!”

“你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忠臣,如果你是忠臣的话,不该拖欠将近三年的贡赋——如果你能完整缴纳的话,我还可以信一信。”阿卜杜勒·迈吉德说道。

伊斯梅尔只是想保住自己位置罢了,确实算不上什么奸佞,只是自己太急于削埃及的藩了,伊斯梅尔本人倒是倒是未必有反心。他心里这么想。

伊斯梅尔当然不会向苏丹缴纳贡赋,埃及现在可缺钱了。

“陛下,您知道的,最近英国闹经济危机,棉花卖不出去....”伊斯梅尔愁眉苦脸的,就像哭自己家没有粮的巴伊老爷般。

“那就裁撤埃及的军队和舰队,毕竟有朝廷帮你们抵御外敌了。”阿卜杜勒·迈吉德不怀好意的建议。

伊斯梅尔当然不会这么做!他确实有裁军的计划,不过在裁军的同时一定会伴随着质量的提升,而不是大幅削减军费。

于是,伊斯梅尔提出了相反的意见。

“我有一個解决办法,陛下,”他说道,“除了按照条约规定向苏丹提供的一万八千名远征军外,埃及将额外向朝廷派遣陆军抵御俄罗斯的入侵,应付的军费就从拖欠的贡赋中扣除。”

也就是用出兵代替缴纳的贡赋!

看起来,埃及花费的钱是一样的,但实质上有所不同。

如果是缴纳贡赋的话,钱交到奥斯曼朝廷那,就消失不见了。埃及还需要保持一定的贸易顺差,以得到足够的外汇去支付贡赋——贡赋肯定不能用埃及印钞厂里发行的纸币支付的,必须要用金银等买的着东西的硬通货支付。

出兵就完全不同。首先,支付的军费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军饷支付给埃及士兵的。

即使埃及士兵会花一部分钱在当地,流连在乡间酿造着啤酒的酒馆中、田园的保加利亚姑娘家中,大部分钱肯定还是会寄回埃及。

就算他们不愿意寄,愿意花钱在当地,伊斯梅尔肯定也会强制他们存起来寄回埃及,或者建立军中乐园之类的,让他们花钱给埃及人。

另一部分军费,会用在物资供应上。像军械、军粮之类的,完全可以从国内订购。这样又会养活国内的需要制造厂和农业资本家。

当然,在理论上,19世纪的军队,粮食供应基本要靠当地,以战养战。可埃及此次出兵不太一样。

伊斯梅尔预计,同俄罗斯发生的战争,战场主要会在多瑙河沿岸与克里米亚。

这两个地方都靠着海或者河,粮食确实可以从埃及的后方运来。

无论如何,如果将钱花在军费而不是贡赋上,大部分花费将以各种方式回流到埃及,不会白白消失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