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俄国朝圣者(1 / 2)

就在奥斯曼特使宣读帝国诏令的那个下午,奥斯曼帝国在埃及的权力,就无可挽回的衰弱了。

特使被几名腰间佩剑的马穆鲁克押着,在埃及市民的围观中,被迫登上亚历山大港港湾中一处高高的灯塔,直到顶端的瞭望台。

瞭望台上,可以望见碧蓝的天空连着白云,成群的海鸥环绕着灯塔飞行,商船张扬着风帆,慢慢驶来,这是多么典型的地中海景色!

然而,马穆鲁克没有给奥斯曼特使欣赏地中海景色的时间,他们按照伊斯梅尔的命令,先让奥斯曼特使欣赏地中海,“嘭”的一声,特使落入海中,溅起朵朵水花,他在水里不断挣扎,口里还不忘恶毒的咒骂着伊斯梅尔,直到奥斯曼海军的划艇,将他捞上船中,送到“马哈茂德迪耶”号战列舰中。

“.......容易猜的是,伊斯梅尔在刻意模仿三十年战争前的波西米亚人,将神圣罗马皇帝的使节扔出窗外,以表达他维护埃及独立的决心和对土耳其苏丹的不屑。”

法国驻亚历山大领事贝纳迪诺·德罗维迪在给路易·波拿巴的信中这样描述意伊斯梅尔的意图。他见油灯灯光微弱,往里面添了点灯油后,扶着额头,又忧心忡忡的写道:

“伊斯梅尔这样做,可不是好兆头!波西米亚的反叛者,最后被蒂利伯爵杀的一败涂地。以埃及薄弱的兵力,恐怕也要重蹈覆辙。但毫无疑问,埃及被奥斯曼吞并的那天,将极大削弱法国的影响力.......”

从兵力对比上来看,绝对是这样的!

尽管奥斯曼军队在1832年和1839年都惨败给埃及,可经过坦齐马特改革,奥斯曼军队今非昔比。

在大体上,奥斯曼帝国军队共有六个集团军,分别驻扎在安纳托利亚西北部的于斯屈达尔、首都君士坦丁堡、欧洲的马纳斯提尔、大马士革与阿勒颇、伊拉克与阿拉伯。

这些集团军都有两个军种组成,现役的尼扎姆军与预备的雷耶夫军。此外还有各附属国与部落的辅助军队可以调用,非正规骑兵如巴希巴祖克等也会因丰厚的战利品跟随奥斯曼军队。

总之,奥斯曼军队大约有12.3万现役军队,21.2万预备役,加上辅助军和非正规骑兵,有四十余万人的部队。

而被条约严格限制住的埃及军队,即使将只有军官服役的架子团用退伍兵填满,估计也只有十万人左右。

只有奥斯曼军队的四分之一!

贝纳迪诺真是怎么想也想不明,伊斯梅尔是怎么敢挑衅奥斯曼苏丹的。现在好了——他大概只能流亡到法国,在巴黎渡过下半生。

路易·波拿巴是个念旧情的人,拿出一点钱,让伊斯梅尔活的像个体面的绅士,还是有余力的。

埃及的王宫中,与贝纳迪诺想法相同的贵族们,并不稀少。这些贵族十分焦急的迎接着改朝换代,有些人迅速的脱下西装,改穿土耳其服装。有人暗里的疏远伊斯梅尔,偷偷的向赛义德帕夏或是阿巴斯年幼的儿子献媚。有人日夜祈祷,希望土耳其入侵者不要没收他们的财富.....

总之,所有人都认为,埃及要完蛋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