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埃及银行(2 / 2)

当然,想要吸纳市场中流通的多余的资金,还有许多办法。

比如说炒热房地产,或是炒热股票市场,让贵族与商人将剥削来的钱财,全部投入到击鼓传花当中去。

而这些只存在于纸面上的钱,又不会流入到市场当中去购买消费品,便不会引起民生用品的通货膨胀。

但如果这样做,势必会引起虚拟经济的利润率提高,实体经济的利润率下降,导致有钱人都去投资虚拟经济,而不搞实业。

因此,除非是万不得已的情况,这样搞是下下之策。

..........

首家中央银行——埃及银行不久后,在亚历山大港组建。

负责管理中央银行的还是位希腊人,彼得·帕斯夸里,来自于小亚细亚西部的伊兹梅尔。

他的家族同乔治·基里亚诺齐一样,在亚历山大城有着巨大的经济影响力,只不过基里亚诺齐家族主要负责经营烟草行业,帕斯夸里家族主要负责金融行业。

这个“金融行业”,听起来是挺高大上的,但实际上,就是负责给农民放高利贷......

具体怎么个方法,就和西方的犹太人或是东方为富不仁的地主,差不多——乘闹天灾,农民吃不起饭、缴纳不起赋税的时候,向农民放债啊,利息九出十三归,利滚利越来越多,最后将身家性命、土地财产都用来还债。

当然,也不是说这群人打心眼里就是坏的,如果本国的工业发展的还行,利润率还比较高的话,他们自然愿意借钱给工业企业,帮助他们的发展。

可惜埃及工业就是不行,这群“金融家”就只能放贷给老农,吸吸农业的血。

除此之外,埃及本身也缺乏金融机构,农民很难获得低利息的贷款助他们度过难关,想要挨过天灾和赋税,便也只能向高利贷商借钱。

这就使在亚历山大城的希腊、亚美尼亚裔的商人,通过金融行业积攒了越来越多的财富,还掌控埃及的对外贸易,从埃及吸了许多血。

历史上,排外的阿巴斯帕夏,觉得这群人实在是有碍于国计民生,一口气之下把他们的财产全部没收,人员全部驱逐。

伊斯梅尔觉得阿巴斯帕夏有些太极端了,毕竟亚历山大城是有个十万人口的国际化都市,怎么能如此排外,如此敌视金融资本?

他的想法便是,通过银行组织联合所有的希腊人和亚美尼亚人,将他们的财富运用到正道上,比如说令他们投资工业与农业,通过借贷帮助企业发展,而不只是从中吸血。

从长期来看,他们获得的收入,一定是比现在高的。

何况,他们能保持在埃及的垄断地位,只是因为奥斯曼帝国的遗产——随着英法等国金融资本的侵入,传统上占有优势的希腊人和亚美尼亚人正在被排挤到边缘,与其等死,不如在这个过程完成前,与伊斯梅尔联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