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客户选择(2 / 2)

看起来,要满足埃及陆军的配给,只要有二十台机器同时运转就够了,不过,现在远远不是自动化的时代。

卷烟的制作,要将收获的烟草晒干、加工,之后需要割切、烤干、加香,将烟草业加工成烟丝,经过精挑细选后才能送入送入卷烟机,做成卷烟,最后要一支一支的装盒,配送售卖。

这其中大部分工作都是不能通过机器,而是需要手工完成的。

现在的开罗的四家卷烟厂,目前只有三十台机器,却雇佣了两千余名工人。其中大部分工人甚至没有负责生产,而是单纯的从事搬运等苦力活的劳工。

但伊斯梅尔还是不满意这个成绩。

说起来,埃及的烟草行业通过军队的配给,获得了发展,给伊斯梅尔带来许多收入。

不过,军队的采购费用难道不还是政府出的钱嘛?拿伊斯梅尔的钱买伊斯梅尔的东西,只是左手倒右手罢了,得出口才能赚到钱。

“听说,乔治将带去奥地利的货物销售一空,又回到埃及订购新货,”伊斯梅尔问道,“他订购了多少?有没有说奥地利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

“他订购了两万盒金字塔牌卷烟,约合四十万支,我们获得的利润还不到两千埃磅。”安东尼摇摇头,给出三个很小的数字。

这么少的吗!

奥地利怎么也有六十万军队,合着这次安东尼出去,让奥地利士兵一人抽一支埃及烟也做不到呀。

“是乔治在推销方面遇到困难了吗?”伊斯梅尔表现的对这个问题是十分关切,“是不是奥地利的军官进行刻意的阻挠,或是奥地利的士兵,不喜欢卷烟呢?”

“都不是,是奥地利的士兵都比较穷。”安东尼看向伊斯梅尔,十分确定的说道。

这一看,倒是看的伊斯梅尔直往后仰,用手捂着脸,完全躺倒在椅子上。

“该死!我又想错了!”伊斯梅尔心中暗暗苦恼道。

他生产卷烟的创意很有用,针对战争中奥地利士兵的营销也很有用。

他唯一忽略的问题就是,他的目标客户,买不起他的产品。

伊斯梅尔想到1848革命中奥地利军队极速扩军,一定会对烟草这种成瘾品和消费品感兴趣,却没有考虑道,以奥地利的那本就贫瘠的财力,极速扩军的时候,又怎么舍得给士兵发足工资呢?

看来要想走卷烟出口的道路拯救工业,一定要傍上有钱的好客户。

首先排除沙俄,沙俄士兵比奥地利士兵还穷,而且他们就算有钱,也会选择购买伏特加喝。

法国符合条件,不过推销烟草的工作,正在进行中。

而最完美的客户,就是大英帝国了。英国实行志愿兵制,士兵的工资很高,足够撑起其对卷烟的消费。

更重要的一点是,英国的军队总会在殖民地间转来转去,在远征中,正需要卷烟这样方便携带的消费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