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埃及陆军(2 / 2)

“不可能的!”赛义德打断道,他紧紧的盯着伊斯梅尔,想不明白眼前的这个侄子为何如此狂妄,“我可不是法蒂赫,学不会旱地行走的本领。”

“陆军也会支持我们的,父亲可在军队中一呼百应。”伊斯梅尔继续鼓动道。

就像后来一样,中东国家的陆军总是习惯性的反对保守派,因此,他们站在阿巴斯的对立面,簇拥在支持军队现代化的易卜拉欣帕夏周围。

赛义德也知道这一点,但赛义德无法确定,陆军是否真会看在易卜拉欣的面子上,站到伊斯梅尔这一边。

“我豁出去了——”赛义德决定道,“只要你能说服苏莱曼帕夏,就可以发动政变,不过,我可要提醒一下,你宣传废除征兵制的事情,可触怒了他!”

........

尼罗河西岸,伊斯梅尔正站在岩石上,向远处眺望着的。

占据他视野的,首先是漫无边际的荒漠与翻滚着流动的尼罗河,之后是巍峨的金字塔与孤独的狮身人面像,最后便是演习中的埃及陆军,衬托之下,如蚂蚁行军般。

“拿破仑经过此地时,也会感叹他的军团,竟如此渺小吧!”

伊斯梅尔感叹道,他背着双手,意气风发。在身后跟着的,除了一众护卫的马穆鲁克,还有位陆军部派出的军官,专门负责陪同伊斯梅尔。

那陆军军官看上去,约二十岁左右,和伊斯梅尔差不多,但看向他的肩章,就知道,年纪轻轻的他已经是个受人尊敬的上校了。

“王子殿下,让我介绍一下埃及陆军吧。”

年轻军官用一口流利法语,一听便知道,又是哪路被派去巴黎留学的权贵子弟。

伊斯梅尔点了点头,示意那军官继续说下去。

“按照《伦敦条约》规定,我们的陆军被限制在一万八千人。

不过,那只是用来哄骗奥斯曼苏丹的权宜之计而已,易卜拉欣帕夏根本没有想遵守过这个条约,毕竟,只有一支强大的陆军,才能保卫埃及不被入侵。

在奥斯曼朝廷派来密探的检查下,我们不得不一次次的缩减部队,时至今日,埃及陆军只剩下五万人左右。

不过这一点不要紧,我们的军队模仿法国建立了征兵制,士兵在服役两年后退伍,而作为军队核心的军官,则永久的保留在军队中的服役。

在战时,我们将以军官为骨干,复原退伍的士兵回到军队中,组织新的团

至于军火,就更不用发愁。自从《伦敦条约》签订后,所有被裁撤士兵的武器,都重新回到军火库内。

军工厂也在夜以继日的生产步枪和大炮,储存到仓库中备用。

因此,如果奥斯曼朝廷或是英国佬,试图入侵埃及,在短时间内,我们就能重新组织一支拥有十万士兵的军队。”

那军官挺着胸膛,十分自豪的叙述着,倒是让伊斯梅尔立即听明白了,埃及陆军的意思。

他们是在邀功,在刻意表现,埃及陆军被奥斯曼朝廷敌视的情况下,仍秘密保持强大的力量。

他们也是在威胁,如果伊斯梅尔取消征兵制,改为长时间服役的职业兵制,就很难通过复员退伍老兵,建立一支能瞒过奥斯曼密探的后备力量。

到时候,靠人数被条约限制的常备军,根本就不可能对抗奥斯曼的大军入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