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买船目标确定(1 / 2)

林大海骑上车,慢慢往家赶,该打探的消息已经打探清楚了。

上一世,他也是在渔船上和人闲聊时知道长新村有孩子被人贩子偷走了。

因为长新村在安海镇的最南边,而他们村在安海镇的最北边,距离有些远,所以,也没引起村里的轰动。

林大海只听说过这件事,但具体时间不明,现在看来,这件事已经发生了。

他对这件事上心,并不是因为他知道孩子被谁偷了或者被卖到哪儿了,至于这家人最后找没找到孩子,林大海到他重生前都没再听说过。

之所以关注,只是因为这家人有条船,孩子丢了后,这家人找孩子找疯了,满世界地跑,为了筹集找孩子的路费,他们把船也卖了。

上辈子林大海在林孝龙林孝虎船上做工时,这两个堂哥就抱怨他们的这条船买贵了。因为这龙虎二兄弟买过船后不久,又听说其他人也买了条旧船,后来大家一交流,差不多都是12米的船,别人的船比他买的要便宜的多,而那条船正是丢孩子这家人的船。

贵或者便宜倒在其次,林大海也不想在这家丢孩子的船主身上过分压榨,他最感兴趣的是这条船很新,据说只用了四五年。

而大堂哥二堂哥买的这条船足足有30年船龄,头两年经过买回来大修一次之后,还挺给面子没怎么坏;到了第三年,不仅机器三天两头坏,而且船体还经常漏水。

这也是林大海从这条船上离开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还是很惜命的。

据两个堂哥自己说,当时买这条船加上大修,就花了两万多块钱。

这个时候的船是真的贵。

而且特别不好买。

九十年代初期渔业资源虽然比不上七八十年代,但比起后世来,还算丰富,再加上这几年大家的生活慢慢变好了,海鲜也特别紧俏,一条船一年挣个一万多块钱轻轻松松,运气好一点能挣两三万,别说新船了,造船厂的订单能排到两年之后,一般人没啥过硬的关系根本买不到;就是旧船,也没人愿意卖掉自己的摇钱树。

所以,这两年愿意卖旧船的,要么是船龄特别长、船特别破,船主害怕出海发生事故,就趁高价把破船卖了;要么是船主家里有事,急需用钱。

后来,林大海听人说过,整个安海镇在90年代初期,至少增加了100条大大小小的船。

一个镇就增加上百条船,一个县呢!一个市呢!这个数量简直恐怖!

因此,没用几年,大家就把近海给捞干净了。

大一点的船,还可以到东沙、中沙去跑跑,小船就不行了。

所以,到了95年之后,一些小船的价格就骤降,原来卖两万的旧船,五六千就能买得到。

当然,这是后话。

现在,林大海心里有谱了,丢孩子这家人的孩子刚丢了大半个月,他们应该还在附近寻找。

等附近找不到后,他们才会出远门找,那个时候才是他们卖船的时候。

林大海并不是没有同情心,而是这家人的船必然要卖,卖给谁不是卖?

要怪就怪那些可恶的人贩子!老百姓对他们恨得牙痒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