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编地笼(1 / 2)

小龙把这些藤蔓捆好,很大一捆。

林叶真担心小龙能不能弄回家。

不过小龙告诉林叶,这不算多。

他一次性还运过更多回去。

说着,小龙把这比他人还高的一坨藤蔓,直接举了起来,背在了背上。

看来他的力气,也跟自己一样,天生神力。

林叶暗自嘀咕了一声,这难道就是上帝为他们关上了一扇门,又打开了一扇窗?

虽然智力有缺陷,但在力气,身高方面,他们全部都是十分能打的。

可惜这不是古代,要是在古代的话,从军那可就太猛了。

这么勇猛,身先士卒,当个百夫长,还是没啥问题的。

把需要用到的这些材料运回了家里。

小龙便打算着手开始编地笼。

但他还是有些迷糊,于是询问林叶,地笼的样子。

林叶本来想找纸笔,画下地笼的形状的。

但找遍了小龙家里也没有找到纸笔。

想想也是,小龙家里怎么可能有这两样东西。

不过,林叶也有办法,那就是柴灶下的炉灰,有一些木头没有充分燃烧,会留下木炭头。

这些木炭头,便是可以用来写字的。

七八十年代,很多家庭买不起笔,便会让小孩子用这玩意,在地上写字。

林叶在地上画了一个地笼的雏形。

小龙只看了一眼,便知道应该怎么处理,怎么编制了。

这就是专业人士。

“嗐,老大,我当地笼有多难呢,原来还是差不多,挺简单的。”小龙开口道。

只需要改动几个地方,然后把原本的筐,弄小一些,弄长一些,进鱼的口子设计一下,那就可以了。

林叶没想到小龙的悟性这么高,还真是小瞧了他。

“小龙,那就交给你了,要是材料不够的话,你只管告诉我,我再去后山帮你弄。”林叶开口道。

“老大,这里的材料,足可以做五六个了。”小龙开口道。

“那还是不够,我预期是打算做十个地笼。”林叶说着就往后山去。

小龙想了想,也跟了上去,两人又花了半个小时,弄了一大堆的材料回来。

第二次,因为林叶没有去砍树,而是跟小龙一起帮忙弄材料,所以两人花的时间比第一次少。

材料齐全后,小龙到家之后,便开始编起地笼。

小龙编筐已经很多年,打小就跟爷爷学了不少,此时拿着材料,便开始处理。

只见,小龙抽出几根柳条,打造好了地笼的底部,然后脚踩着中间的位置,从底框往上编织筐身,筐身用的材料是白藤条。

这也是北方地区常见用来编筐的材料。

白藤条相比于别的藤条,它的柔韧性十分不错,也很耐用。

林叶这会也没有闲着,把带回来的小树,给砍去了枝丫,然后削去树皮,弄了个火盆,过一遍火,烤干一些水分。

这方法,还是一个钓鱼佬教给他的。

前世林叶也是很喜欢钓鱼的。

就是老空军

林叶打算这次多做一些鱼竿,刚做好的鱼竿,是不能直接使用的,需要多放几天。

让太阳晾晒一下再用,这样可以用很久,最好刷一层清漆,这样可以防虫。

制作这一次鱼竿,以后就不用为了鱼竿而发愁了。

当然,如果是要钓大鱼,这种鱼竿就不行了。

他如今手里制作的这种鱼竿,只能钓十斤以下的鱼。

再大的鱼,容易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