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大师之实39(1 / 2)

时间悄然流逝,赛程已经过去一半。

赛场上的大多数锻造师已经完成了基材的调和,准备着手进入下一步。

廖晓霞眨巴着眼睛看向柏大师:

“柏爷爷,您和我说说为什么他们的煅台上大多是一块铁两块银,只有极少数是反过来的?”

柏大师微微一笑:“那是内煅和外煅的区别。”

“想要往武器中输入能量以驱动内部铭刻的魔法阵,成品之中必须包含银。”

“而将银夹在铁材内部,就是内煅,将银附在铁材外部,就是外煅。”

“内煅好处是不用考虑额外铭刻用于保护其他阵纹的法阵,但相对的锻打手法要求更高,不能破坏内部法阵。”

“外煅则相反,可以将银与铁融合完成后再进行铭刻。”

“其操作更简单,相对的由于保护法阵占去了一部分可铭刻的位置,输出较内煅器而言更低。”

“原来如此。”廖晓霞颔首表示理解:“看来刚刚发生小冲突的二人都是高手。”

不仅是评委席上的三人,在场大多数观众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姜堰与吉山明身上。

10号赛区,姜堰正小心的比划着尺寸,拔剑将眼前的银锭准确的分为三块。

随后他用锤子将其敲打成银片,随后开始铭刻起自己唯一熟悉的焚烧阵。

吉山明则是已经完成了铭刻法阵与内煅,整体已经具备刀形。

但他并没有急着开始磨出刀刃,而是将一开始拿取的黑金蛹握在手中,另一只手搭在刀身,口中念念有词。

这一次,还没等廖晓霞发问,秦鸿图率先向柏大师提出了问题:“大师,他们二人这又是在干什么?”

柏大师早已唤过侍者得知了二人的姓名,此时仔细地观察着二人的举动。

过了半晌,他方才回答道:“吉山明应当是在用他的成名绝技【性质转移】。”

“他应当是想要把黑金蛹的【坚固】特性转移到自己的刀上。”

“至于姜堰,他应当是想堆砌三层法阵。”

秦鸿图一副了然的模样:“那就是三倍的输出呗~”

随即他便意识到了不对:“那其他人怎么不这么干?”

柏大师随手将一张纸撕成几片递给秦鸿图:“拼起来。”

秦鸿图不明所以,但还是三下五除二地将其拼成了原来的模样。

柏大师又拿出一颗方正的木球,弹出几道气刃将其切成了数块,同样推给了秦鸿图:“拼起来。”

秦鸿图拿起木块左看右看,最终还是放弃了,他眼前一亮,明白了柏大师的意思:“三层结构还包含一定的空间结构,所以难度相较于平面铭刻更高?”

柏大师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不仅难度更高,是难度飙升。”

“毕竟他还要再进行锻打融合铁材与银材,这个过程中不能破坏法阵结构,否则前功尽弃。”

秦廖二人都露出了敬佩的神情,也对二人的成品愈发期待起来。

“当~~~”

一声钟响,比赛时间到。

大部分人都放下了手中的作品,只有少数人看着手中的半成品心有不甘。

和嘉庆的嗓音再次响起。

“比赛正式结束~请各位锻造师放下手中的作品,等待后续的评测。”

“此次评测,第一部分便是测试作品的可承受的能力输入强度,也就是常说的武器阶数,诸位请看向测评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