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 废缠足疏146(2 / 2)

   兵部内寂然无声,是因为他们看过此文后了然:这文中所引不少事例数据来源是何,不问可知,于尚书显然是纵容女儿的——那明日,哪怕为了给上峰颜面,倒也不好出言反对。

   只好沉默了。

   不过,决定不反对是一回事,实则不少官员心中还是不以为意,甚至对上峰颇有腹诽:于尚书也忒婆婆妈妈了,对出嫁女儿这般纵着。缠足与否不过女子微末小事,也值得拿到朝上去说?

   此时于谦见兵部众人默默无言,俱另外指了差事要去做,便知他们的选择。

   不反对就好。于谦心里的想的是:此事已糜然成风,陛下哪怕依从这两道奏疏下旨,只怕也多有艰难之处,那么哪怕他们不站出来支持,少一些人反对总是好的。

   却不知皇帝的想法,正是所有人都要‘参与’进来!

   *

   都察院。

   也可叫大明杠精集中地。

   比起兵部寂然准备置身事外的态度,都察院对此事,反应就大多了。

   此时也已然通读过两份奏疏的御史们,便围坐在议事厅,开始指指点点。

   尤其是对着高朝溪的那一道——于璚英到底是于尚书的女儿,他们不在兵部,不知于谦的态度,下意识代入自己,大多数人便觉得于尚书应当会好生‘管教’女儿出格的。那就给同僚一个面子。

   于是,他们的火力主要集中在后宫干政的淑妃奏疏上。

   “淑妃娘娘久在宫闱,女子见识短浅,故而净是危言耸听之语!”

   此时开腔的御史,举起高朝溪的那份《请禁女子缠足疏》,读了其中的一段。

   “……古者五刑之罪,剕亦在其中,汉文帝觉五刑酷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