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百官群殴85(1 / 2)

  权主义’的味道,总是压制别的朝臣的入阁之路。朝上重臣多有怨言。

   其中有个暴脾气的大臣殷士儋就不干了,直接当朝勃然大怒,先开骂:“你老高先赶走了陈公,又逐赵公,复逐李公,现在又对付我是不是!”简直不当人!

   单骂人还不过瘾,又直接撸袖子过去就要揍高拱。

   两个宰相级别的高官在朝堂上就要打起来!

   但考虑到殷大人是正儿八经山东汉(济南历城人),又比高首辅年轻十岁,真要打起来,高拱估计要遭老罪了。兼之宰辅们就当庭打起来实在太有失颜面,就有人站出来制止了两位老大人。

   制止斗殴的也是熟人——张居正。

   好在当年张大人也年轻,显而易见武力值也很不错,这才摁下了殷士儋。然后还无妄之灾的被殷大人一起怼了一顿。

   由此可见,明朝大臣的朝堂武德,跟官员级别问题也不大,上到内阁首辅,下到年轻小御史,都可以撸袖子就上。

   不要怂,才不要在沉默中死亡,就要在沉默中爆发!

   虽说明朝大臣这么喜欢斗殴,但最初也是最厉害的一次朝堂斗殴,还是朱祁镇搞出来的后遗症——

   皇帝御驾亲征被瓦剌逮走,更连累半个朝廷的文武百官殒命,数十万大军埋葬于土木堡,京城危如累卵。

   在这样的情况下,马顺在朝上居然还敢呵斥百官。

   直接被愤怒的朝臣们拥上来打死,成为了有明一代最恶性的斗殴事件‘午门血案’。

   那从不是一时的怨气,而是数年被宦官走狗欺压的怨恨,是眼见忠正之士枉死,而所有人只能沉默的心底溃创,一碰就疼。

   在那一日,变成了火山爆发了出来。

   亦如今时今日。

   **

   一个朝笏板飞到了马顺的头上。

   这是御史王竑的笏板。

   在成为御史之前,他是国子监的学生。那一年酷暑之际,他们都亲眼见到快七十岁的师长,被马顺带着人上了枷锁。

   “戴着不许摘,什么时候知道错了,去跪着求王爷爷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