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 陛下不要悟!71(1 / 2)

  对着系统内她整理出来的备忘录,一条条有感情朗诵完毕。

   王直听的眼睛都直了。

   他终于沉默了。

   这一瞬间,王老尚书忽然升起一种诡异的心情:好好好,我倒要看看陛下还计划了什么?

   甚至心里还特别大不敬的暗骂一句家乡俗语:难道还真能狗长犄角闹出多少羊(洋)事儿来!

   事实证明,真的能。

   皇帝兴致勃勃分享完军需企划案后,竟然站起身来,亲自走到悬挂的大幅舆图前面。

   舆图上已经用朱笔画了几道线路,还有模有样有实有虚。

   所以方才看到这张舆图的老英国公才会欣慰。

   但现在他是如临大敌提心吊胆看着皇帝走到舆图前,接过锦衣卫递过来的早准备好的一根长杆,开始指指点点——

   “出征的路线,就走这条:出居庸关先到宣府,再去大同,然后直接从大同奔赴草原去抓瓦剌的军队!”

   “回来的路线,朕准备了两条。”

   “东北线:再入大同,至宣府,经过怀来(土木堡附近),居庸关入京。”

   “东南线:走阳原蔚州,经过紫荆关回京。”

   群臣:如果别的先不说,皇帝起码想了两条回京路线,还是想的比较周……

   还没有想完,就见皇帝的长杆一头落在蔚州上,语气饱含深情厚谊:“蔚州是王先生的老家,此番北征大胜后,王先生也当以战功衣锦还乡。”

   死一般的沉寂。

   英国公忍不住上前道:“陛下难道要王振随行出征?!”

   “自然!”姜离斩钉截铁,指着两条路线道:“

   不然朕为何要预备两条返京路线——王先生跟朕说过了,若是回京的时候正好赶上秋收,未免踏伤家乡田苗,就不必走蔚州了。”

   “啊,王先生真是体恤百姓啊!”

   说起来,王振是真的很在乎他家乡田苗:因许多良田都是他的。

   就在史册上,原本英宗御驾亲征出师不利,准备撤退时走的就是将领建议的东南线,此线可以避开瓦剌的大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