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 “大明危矣!”58(2 / 2)

   比如‘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还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

   当然,这种情况不适用于超级大佬,诸如张居正这种万历前十年一手把大明的天给遮了的人物。直接原名响当当。

   总之,王恕也是独自拥有一句歌谣的人。

   而能让人称一句南北两京所有官僚,只有‘一王恕’,自然是因为——

   这人,有事儿是真上啊!

   凡是他觉得朝堂不对的政策,并不管是皇帝提出来的,还是哪位位高权重的朝臣主议的,他都一定要当面提出反对意见,毫不顾忌自己的利害。

   而且不管他当不当御史他都上。

   比如现在王恕就根本不在都察院,而只是大理寺一个七品的小评事(大约相当于人民法院的基层干部),管的应该是置审刑司,参决疑狱。

   总之,王恕无论身处何地何等身份,都会铮言直谏。以至于后来朝上有什么不妥的事儿,大臣们下意识都在等待:诶,王公的弹书啥时候到呢?咋还不说话呢?(王公胡不言也?)

   然后很快就等来了王恕的上书(未几,公疏且至矣)。

   伟人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

   辈子做好事。”*

   王恕就做到了,一辈子都在按照本心规谏皇帝,弹劾大臣。

   ?顾四木提醒您《安分守己当昏君》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尤其是他这一辈子还特别长:在人均年龄堪忧的古代,王老先生硬硬朗朗活到了九十三岁。

   活得久方便他追着弹劾更多的皇帝,从朱祁镇到朱祁钰到朱见深到朱祐樘,挨个弹过去。平等地创每个皇帝。

   大明十六帝,他自己就弹劾了四分之一——要不是弘治年间他退休了,以他的高寿,还能骂到第五个皇帝,威武大将军·明武宗·朱厚照。

   总之,王恕是真正的从入仕到致仕,兢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