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各有所托22(1 / 2)

  及灵魂地抹泪花花。

   她只转头对于谦旧事重提:“原本朝中大事多有王振操持。”这是实话。

   “只是如今,朕病的厉害,他又要忙于为朕祈福祝祷,偏生四境又多生不安。”

   姜离郑重道:“如先帝所言,朕就交托给于尚书了。”

   她全当刚才失去了听力,没听到于谦的推辞升官,直接开始称呼尚书。

   只要我敲定的快,你就不能反悔了!

   而这一次,于谦没有再拒绝。

   司礼监掌印太监换了人。

   于谦并不歧视宦官,如永乐帝时大名鼎鼎的三保太监郑和,当真是恣貌才智,威震海外,于谦一向很是敬重——两人还曾同朝为官有同僚之谊,郑和在先帝宣德五年还曾奉命出海,过世距今也不过十五年。

   那是何等人物,又岂是如今王振可比!

   因此于谦对宦官群体并无看法。

   他方才推辞兵部尚书,只是深怕因自己的缘故,王振故意阻挠兵部政令,耽误朝事误国误民。

   其实在心中,国家现在四境多事,朝上却是文恬武嬉,边境守备空虚,他如何不急?

   邝尚书碍于王振,不曾给边境增兵以备瓦剌,此事时时刻刻悬在于谦心上,简直令他忧愁的睡不着觉。

   半年吗?

   也够了。

   他二十四岁中进士出仕,至今已有二十六年。

   无论这些年发生了什么,他总还记得二十四岁出仕之初所立之志:“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1]

   于谦的手指碰到腰间金钑花带,只觉得冰凉。

   殿内温暖,其实并不是腰间官袍所系的金带冰凉,而是——他的血热。

   “臣领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