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请辞18(1 / 2)

   第5章

   先升官后委事,是姜离最早决定好的事之一。

   她既要让人挑重担,就必须让人在一把手的位置上。

   姜离自己也是打工人,知道不在其位想要办事儿有多难。

   凡事名不正则言不顺,官场更是如此。

   譬如大明的职官志明码标价:兵部尚书不但掌天下军制、镇戍、征讨事,还掌武选,即管着天下武卫官军选授、升调贬谪、袭官功赏等事。

   再有禁卫、兵器、薪隶(兵士薪水和兵部相关署衙的皂吏),也都由兵部尚书决断。

   相当于跟国防军事有关的人事调动、拨款调用、军制决策一把抓,权职极大。

   而兵部侍郎(兵部二把手)的权职却只有一句话,不,四个字——侍郎佐之。

   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也就是说兵部尚书定了的事儿,于谦只能提意见,却是做不了主的。

   历来,二把手难干。

   比起如今的兵部尚书邝埜,于谦来做兵部尚书如今四境着火,与瓦剌即将开战的大明,实在是更为合适。

   *

   邝埜邝尚书是个好人,也是个好官,为官数十载,从来是勤慎小心,且有冰蘖(甘于寒苦而有操守)名声。

   但问题就出在这个‘谨’字上。

   其实早在两年前,正统十二年正月,朝廷下派巡大同(直面瓦剌的边境重城)的御史就上报过:也先在边境屡生衅端,说不得有意大举进犯,应当增兵守备,以免酿成大祸。

   然而,邝埜因为畏惧王振的威势,没有敢在兵部主议此事。

   邝埜这种‘慎重自保’对大明来说当然是错的,但在姜离看来,绝不能怪人家邝尚书。

   她钦佩于谦为了大明‘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的精神,但她从不觉得每个人都该是于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