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1 / 2)

  韩星霁确认韩子勉只是不懂,并不是真的要乱来才松了口气。

  要是这位登基就要乱来,只怕丞相和摄政王当场换皇帝。

  韩子勉还是有些不死心:“就算不做少卿也可以回京,总有别的职位合适。”

  韩星霁温声说道:“现在还不行,合阳县百废俱兴,新粮食作物的种植还要推进,只有在合阳县摸清了农作物的脾性才能推广,这一点臣责无旁贷。”

  韩子勉虽然很多东西都不懂,但大道理还是懂的,他有些遗憾说道:“那就……再等等吧。”

  韩星霁这才放心了一些,跟韩子勉说了两句。

  不过这一次他学聪明了,不过多插手皇帝的事情也不想试图去影响他的思想。

  万一跟皇帝三观不合,说不定又要把他当眼中钉肉中刺。

  跟皇帝保持一定的距离还是有必要的,哪怕是同窗,现在也是身份有别。

  不过韩子勉脾气实在是太软,大臣们有很多时候还得寸进尺,搞得太后都看不过眼,忍不住站出来帮皇帝说话,这些人才收敛了一些。

  当然也有可能这些人只不过是在试探韩子勉是真软糯还是假软糯。

  结果发现这位是真的脾气软,但是相应地,大家又有些发愁,皇帝脾气太软也不行啊。

  想要傀儡皇帝的那是权臣,正常大臣都想要个差不多的皇帝。

  哎,算了,慢慢教吧。

  不过很快,这些人就领略到韩子勉还是有点小脾气的,因为他坚持要给韩星霁封王。

  第299章

  韩子勉这个要求一提出来小朝会当场炸锅,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这怎么行?

  韩子勉反问道:“为什么不行?乐安伯有大功于国,且不说他救治了上万灾民,就凭借他发现了两种新粮食作物还不够吗?”

  这当然是不够的,总有人陆续发现新作物,不管是粮食还是蔬菜之类的,那总不能发现的人都封王啊?

  韩子勉又开始念叨:“乐安伯还一手建立了国学院,毫不藏私地教导学生水利方面的知识,去年大灾,唯有他的学生稳住了局势,如今国学院还在按照他留下的教材学习,将来这些人外放为官,可能以后大雍都不用担心水患,这还不够吗?”

  还不等众人继续说,韩子勉又说道:“还有乐安伯还种出了甘蔗,能够提取糖,这些糖就能制作黑火药,保证大雍战力,这些还不够?”

  他这一桩桩一件件摆出来之后,大家才发现其实韩星霁真的做了很多事情。

  只不过他平日里比较低调,也不宣传这些,导致大家很容易忽略。

  治粟内史还是说道:“那也不值得封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