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曹正淳:攘外,必先安内!195(1 / 2)

祁阳府,府城太和城。

城北一间客栈的客房内,长着一张国字脸,略有些风尘仆仆的中年男子正一丝不苟的向面前的银发老人汇报情况。

“曹公公,卑职这几日打探到了一些消息。这太和府的知府潘猛和太和岭上的山越似乎有所勾连。自从旱灾来临后,泰和府周边有不少村庄遭到了山越劫掠。但那潘知府得知后,只是将情况强行压下。哪怕迫于压力派兵前去剿灭匪患,也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卑职打探到,那些前去清缴的官兵甚至连太和岭脚下都没走到,便打道回府了。”

说到这里,中年男子的语气中出现了一丝波动。

显然,他对于这位潘知府枉顾百姓性命的做法忿怒不已。

“能查到这些,咱家果然没有看错文孚你!”

曹正淳听到陆炳这番话,脸上露出了极为满意的神情来。

不愧是陛下点名道姓让咱家搜寻的人才,不仅文武兼资,而且在查找线索一事上有惊人的天赋。

他曹正淳带着人暗中来到这祁阳府快半个月了,只知道派来的巡察御史和这潘猛勾结在了一处,沆瀣一气,借赈灾之名收刮民脂民膏,却没想到这潘猛的胆子竟然比他曹某人想象的还要大,甚至和山越搞到了一处。

不过,想想潘猛的出身,曹正淳心中迅速回过神来。

这潘猛身上,可是流淌着一半山越人的血液呢!

这厮的生母是上任潘家家主的一位山越族小妾,后来潘家主母不知何处离奇身亡,这出身山越的妾室也凭借手段爬到了主母的位置,潘猛自然而然子凭母贵,从不受重视的庶子变成了潘家倾注心血进行培养的嫡子。

聪慧好学的潘猛也没有辜负潘家的期望,凭借着自身才学和潘家声望,他不到二十岁那年被推举为官,随后在官场上历经沉浮,最终才在知天命之年被德宗任命为太和城知府,一干干到了现在。

只是,任是满朝文武也没想到,这一位勉强算三朝老臣的一地知府,竟然会和山越有所牵连。

“公公,卑职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对于曹正淳对自己的欣赏,陆炳自是心中感激,只是,如今这府城的局势,却令他忧心忡忡。

“文孚你这一说,咱家心中也是发愁啊!为今之计,也只能先将这里的情况上报给圣上了,希望圣上能尽快派人前来。”

曹正淳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被赵钰秘密派到这里,只是负责暗中监视,发现情况只能上报,并没有擅自出手的权利。

对于宦官权势的限制,赵钰是极为注意的。

听到曹正淳这句话,陆炳脸上的表情愈发愁苦起来。

等到朝廷派人前来,不知道又要过去多少天,这祁阳府的事态,更不知道会崩坏到何种程度。

他心中甚至隐隐有种预感,那些山越的胃口,绝不会满足于小打小闹……

但饶是如此,他也不得不压下有些烦躁的心绪,帮助曹正淳润色发往神京的密报。

谁知道密报刚写到一半,房门便被人敲响了。

“公公,朝廷急报!”

从门外传来一道刻意压低的声音。

曹正淳没有抬头,淡淡说道:“拿进来。”

伴随着房门被拉开的轻响,一名武人打扮的男子手持一封密信,走进房内。

接过密信,曹正淳也没有顾忌陆炳,直接揭开火漆,将其中信件取了出来。

借着烛光,将信上内容逐字逐句扫过,曹正淳脸上露出一抹潮红色来,重重一拍大腿,道:

“圣上烛照千里,这些贼子的阴谋根本瞒不过陛下!”

他抬头看了一眼有些懵圈的陆炳,笑着将密信塞到了他的手中。

“文孚你是陛下点名要要之人,这密信看了,就算陛下知道,也不会怪罪咱家。陛下已经得知山越即将造反一事,已经派云王爷领五千精兵南下平叛。算算时间,距离信件发出之时,云王爷差不多快要到这太和城了。”

由不得曹正淳不兴奋,朝廷大军压境,就算是给那潘猛十个胆子,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跳反,反而,他则可以借助朝廷大势,直接将潘猛和那位掉进钱眼里的胡御史给拿下来。

这叫什么?

对,这叫做攘外必先安内!

陆炳看罢密信,眨眨眼睛,心中有些不敢置信。

自己凭借各种线索,好不容易才察觉到山越有叛乱的迹象,却没想到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陛下,竟然如此笃定山越准备造反。

莫非朝廷在山越内部安插有探子不成?

这个想法在他脑中一闪而过,又被迅速否定掉。

原因无他,如果朝廷在山越里真的安插有探子的话,那么曹公公就不可能对山越叛乱这般惊讶。

难道,陛下有未卜先知之能?

只是,这个念头太过荒谬,陆炳根本不敢朝这个方向去想。

“曹公公,这云王爷又是何人?”

陆炳有些疑惑的问道。

遍数朝中诸将,无论是昔日宿将,还是陛下提拔起来的将星,他并没有听说其中有赵氏皇族啊?

要是陛下派了一个毫无领军经验的宗室前来平叛,那岂不是太过儿戏了些?

曹正淳闻言,亲手沏了一杯茶,推到陆炳面前,笑道:

“小陆啊,你不知道这位云王爷的名字,也是正常。”

他将赵云的身世简单说予陆炳听,最后方道:

“咱家也知道小陆你心中的担忧,但你哪怕不相信云王爷,看看你自己,也要相信陛下的眼光。说实话,咱家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和陛下这般眼光毒辣的。陛下哪怕生在民间,单凭他这眼光,去赌石,或者赌博,都能赚个盆满钵满。”

说完,他脸色一变,抬手抽了自己几个耳光。

“咱家也是犯浑了,竟然编排起陛下来了。小陆,方才你就当什么都没听到就是了。”

陆炳是何等人物,瞬间秒懂,一脸疑惑的朝曹正淳望去。

“曹公公,卑职不知道,您方才说了些什么?”

“文孚将来必成大器!”

曹正淳向陆炳比了个大拇指。

“不过,话又说回来,卑职还是有些担忧,要不,高公公您和卑职再说说这位云王爷……”

知道陆炳责任心颇重,曹正淳微微颔首,道:

“也好,小陆你也曾去过神京城,可否知晓周公瑾之名?”

陆炳当即点头。

“两位周妃的堂兄,那位美周郎,卑职自然听过。”

“咱家就这么和小陆你说吧,”曹正淳想了想,打了个比方,“王枢密使对周郎极为欣赏,说他的统兵之才远在自己之上。咱们就当是王枢密使是看在两位周娘娘面子上说的,但不能否认周公瑾在统军上的才能。而咱家也曾听陛下亲口说过,周公瑾是文的赵子龙,而赵子龙是武的周公瑾,可见陛下对这位云王爷的看好。”

陆炳算是明白了,云王爷虽然在统军上比不过那位周郎,但想来也不是什么滥竽充数之辈,而勇武方面,更是胜过那周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