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夭桃秾李,大旱降临!186(1 / 2)

“还请太尉为朕细言。”

王匡精神一振,催问道。

顾青刚从座上起身,持笏拱手道:

“陛下,楚国祁阳府,地处偏僻,又多山岭,地势比之南疆还要恶劣三分。其中又以太和岭最为险峻,上多有蛮人居住。楚国立国时,楚太祖为积聚财富,争霸天下,向祁阳府及其周边诸府苛以重税。百姓无力缴税,只得抛弃家业,遁入山林之中,与山中蛮人混于一处居住。”

“他们在山中平坦处开垦土地,种植谷物,自给自足,又因太和岭中多产铜铁,为抵御朝廷围剿,常常自铸兵甲。久而久之,以山险为依托,形成一个个至少千人的小团体,这就是山越的来历。”

等到王匡消化完自己的话语,顾青刚继续说道:

“陛下,山越与楚国之间堪称水火不容。楚国历代皇帝皆想消灭这些蟠踞在山中的山越宗帅,一来山越人大多勇武善战,可以作为良好的兵源,二则将他们变成编户,收其赋税。只是因为楚军战力低下,这才常常不能得手。”

“楚国地处江南,湿润多雨,每到夏季,必有洪涝。臣之意,是想让陛下派人暗中联络山越一族,在夏季洪涝来临时,趁着楚国君臣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到救灾上的时候,怂恿山越下山劫掠。楚国朝廷对此定无准备,十有八九能够成功。”

王匡不由连连点头。

“太尉此计堪称妙计!那海寇一说又是如何?”

“对于海寇,想来陛下也是不陌生。我朝沿海诸府经常受到海寇劫掠,其中又以商台府最为严重。这东海海寇有数股之多,剿不胜剿,其中最大的两股势力,分别是以番湾岛为据点的黄眉寇和盘踞在南方诸岛的方家贼。”

听到黄眉寇这三个字,王匡脸上露出一丝不自然来。

因为这黄眉寇是他们齐国给弄出来的。

黄眉寇原本是齐国境内一支道家势力,因为被佛门逼迫,当时的黄眉真人任清彪不得已领着教众流亡海外。之后,为了报复齐国,这位黄真人便开始了对齐国沿海的一次次袭击,将沿海地区闹得天翻地覆,甚至有一次登陆后,打到了距离东都城不足两百里的地方。

黄眉寇所到之处,大量烧杀抢掠,先后掳掠十几万人,将他们押到番湾岛上,充当自己和齐国对抗的兵力。

虽然最初的黄眉真人任清彪已经死去多年,但他的继任者却是一如既往的不断找齐国的麻烦。

齐国水师的进步,说是被黄眉寇给逼出来的,也不为过。

至于方家贼,则是楚国惹出来的麻烦。

楚国仁宗年间,天灾不断,沿海诸府更是受灾严重。

在此期间,一位名叫方博仁的富商被仇家诬告,说他私通海寇,并买通了官府上下,准备将方傅仁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方傅仁一气之下,越狱而出,在手刃仇家后,与兄弟一起亡命海上,数十年间,便发展成为拥有数千人的海寇集团。

不过,方傅仁知晓楚国水师之利,除非逼不得已,否则绝对不找楚国的麻烦,只是在东南沿海一带劫掠船只,征收过路费。

楚国朝廷也曾几次派兵围剿,但在海上耗费大量钱粮,最终都没有找到方家贼的老巢所在,无奈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方家贼做的不太过分,便不予理会。

“陛下,这山越与海寇,惟有双管齐下,方有可能对楚国造成重创。”顾青刚向王匡阐述自己的计策,“只有山越先动手,将楚国精锐兵力吸引到山区,那些无利不起早的海寇,才会认为时机成熟,决定动手。不过,两支势力需要配合协调,我齐国反而不易出面,以免日后受人诟病。”

如果传出大齐与海寇蛮夷相勾连,那齐国君臣的脸面都要丢尽了。

所以,这白手套还是需要的。

听罢顾青刚的计策,王匡喜笑颜开,连连点头道:

“太尉顾虑不无道理。也罢,朕就依太尉所言。这一次所花费的钱粮,就由朕的内库来出便是。不过,替朝廷出面的人选乃是重中之重,还需众卿好好商量一下才是,最后是与朝廷并无太多关联之人。”

“臣等遵旨。”

顾青刚等人齐声说道。

不久前齐国水师在沧龙江上惨败,让齐国君臣都感到颜面无光。

如今能够借助山越和海寇这两股拿不到台面上的势力,暗中搅乱楚国局势,拖楚国君臣的后腿,他们还是非常愿意的。

争霸天下嘛,就是要无所不用其极,管它是阳谋还是阴谋,哪个好用就用哪个。

对于齐国君臣的谋划,身为楚国天子的赵钰此时并不知晓。

他正在福宁殿中,看着新抽出的一张策卡发呆。

【(白)策卡:夭桃秾李】

【卡牌说明:何彼秾矣,华如桃李。斯若云兮,何以美矣。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宜家室兮,修和鸾已。】

【卡牌效果:(永久)小幅提高出身为“外戚”“宗室”的官员/妃子推荐名臣、名妃的概率。每次获得一名名妃,若名妃出身为“世家”,“士族”,“皇族”,即可获得该名妃魅力*2W两白银;若为其他,则获得随机星级宝物。负面:推荐名妃之人,影响力上升100点,该名妃有喜概率降低10%。】

看着夭桃秾李卡面上的介绍,赵钰有些愣神。

这是鼓励自己开后宫,吃软饭吗?

可是,自己正准备励精图治,让大楚重新伟大呢,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纳妃。

更何况,几个月前自己刚下旨选秀,把周家姐妹收入了宫中,这要是为了些许银两,再度宣布自己要选秀纳妃,岂不是要被以虞翻为代表的御史们给大喷特喷?

想想这些御史日益增长的战斗力,赵钰就有些发憷。

前世网络上有句名言,叫自己扔出去的回旋镖,总有一天会砸到自己身上。

这句话用在如今的赵钰身上也差不多。

在掌握朝政大权后,为了让百官心头悬上一把剑,也为了回报当初御史大夫楚子文对自己的支持,赵钰特意提升了监察院的地位,鼓励言官直言上奏,并明确表示“不以言获罪”。

有了皇权的撑腰,使得监察院的乌鸦们更加大胆起来。

甚至一时兴起,连赵钰这个天子也敢喷上几句。

谁让陛下说了,不以言获罪呢?

天子一言,驷马难追,陛下总不能出尔反尔吧。

这其中,尤以虞翻为甚。

赵钰虽然对这些乌鸦的屡次直言犯上感到厌烦,但为了楚国的政治生态考虑,他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嘛。

这些乌鸦最起码不是乱喷,喷得还算是言之有物,也算喷到点子上了。

收起再次选秀纳妃的心思,赵钰不知为何,忽的想到了那位齐国被和亲的某位公主。

莫非,这张【夭桃秾李】的效果,就要应到对方身上不成?

这样也好,反正这钱是齐国天子送来的,他这个楚国皇帝花着根本不心疼!

“陛下,陛下!”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慌慌张张的闯入福宁殿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