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做生意77(1 / 2)

这天除了这些火铳之外朱理还见了一个挺有趣的老头,老头本来是被派来送信,不过信送到后又说有重要的事情要面见二哥。现在只要是兄弟,想见朱理还并不太难,他又说有大事,朱理就抽空让他过来。

这人看起来有五十开外,这让朱理感到有些奇怪,兄弟会招新人基本上不会找这么大年龄的。

“老哥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让你跑来跑去,他们就不能派个后生骑头驴来吗?”朱理有些不悦地说道。

“二哥您别见怪,是小老儿自己抢着要来的。其实您别看我这个样子,我还不到四十呢,家里遭受大难,就剩我一个人了,我也就成这个样子了。”小老头急忙说道。

朱理无言地点点头,这样的事情不少,四十岁的确不算太老,若是有一技之长还是可以收的。

果然小老头接着说道:“我还能写写算算,范三哥看我可怜在归德府那会就把我收下了。”

“你来找我,有什么大事呢?”

“回二哥话,我以前是做买卖的,现在看兄弟会天天收粮劝赈,总想着做生意来钱更快,咱们兄弟会是不是也可以做些买卖呢?”

“做买卖?”朱理还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他生长的年代,生意与普通人的生活已经非常遥远,只是知道那是一种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经济活动。

“对,就是做买卖,济宁这里百物聚集、客商往来、南北通衢、不分昼夜。您看,一个掌柜的,一个账房,一个管事的,大家都没有家室拖累,每天在店里忙上七八个时辰,又有兄弟会的力量可以依靠,这样的买卖怎么会不赚钱?”小老头兴奋地说道。

“做买卖,那就是要买和卖咯,你准备买卖些什么呢?”说起买卖东西,朱理第一时间倒是想到了粮食。

“济宁这里简直什么都有,要是贩到我老家河南,那价格随便都能翻个两翻,不过第一步我觉得贩竹器投入少,收益高。”

朱理大感奇怪,“竹器?我们山东不产竹子啊?”

小老头笑了起来,“这些原料都不是济宁产的,只不过南北的物产都运到济宁正好交汇,再由济宁的工匠加工成适合的产品发卖四方。”

“那为什么不在原产地就做好呢?”朱理有些不懂,“应该是做成成品更赚钱吧?”

“那是当然的,不过这里面有两桩不便,其一很多物产都出自偏僻之处,那里的人手艺不行,哪像咱们济宁百业兴旺,工匠可都是顶尖的;其二呢,原产地的人往往不知道外地的需求,就好像皮毛肯定是建州的最好,可是他们做出来的大毛衣服那么厚,运到江南去捂也把人捂死了,南方的竹子倒是多,可是他们做的扁担那么小,运到山东来根本没法用,济宁这里万商云集,哪里需要什么这里都知道,做出的东西自然是大受欢迎。”

朱理恍然大悟,“看来这做买卖还真是很有讲究,老兄觉得很有赚头?”

小老头拍着胸脯说道:“我敢打包票,不但是稳赚不赔,而且肯定是大赚,这年头道路不太平,可我们兄弟会不但实力强悍,而且仁义之名远播,各路的朋友都会卖个面子,那别人走不通的商路咱们能走,这钱我们不赚还有谁能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