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来,喝茶(二)(五千字大章)(1 / 2)

普宁知县姓段,山西人,康熙八年任普宁令;十三年以普宁令代理惠来令。

他虽是籍贯山西,但从小却在榕江边长大,走遍了榕江附近的山山水水,一口纯正的榕城腔,让人分不出居然是个外省官。

虽然是捐了监生弄了个文凭,但不代表他没有能力。

他也是从一个乡农务官做起,接着吏员、主簿、教谕、县丞一步一个脚印,最后做到知县的,而且还是管两个县。

这是个从最基层中走出来的实务官,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怀着深刻的感情。

说他爱民,说不上,因为他太霸道。

为了他心目中的大局牺牲不少乡亲的利益。

他就曾经为了重建“聚才阁”、“普宁楼”,强迁县民,勒令时限将当地的原住民尽数迁走,仅给予微薄的补偿钱银;

说他懦弱,不见得,因为他又够强硬。

至少普宁在大兵驻扎与郑逆对峙的情况下,还能尽量保证治下百姓的生命安全,同时又能招揽驻兵在本县消费,给他们提供吃喝玩乐,让县中百姓都有事做,有钱赚;

说他无能,又不会,因为他能搞钱。

自从他上任普宁知县后,去省、去府,乃至去找当地乡绅要钱,反正哪里能搞来银子,他就去哪里要,用尽一切手段,只为修路。

把普宁县修得四通八达,一时间,成为潮州八县中道路最好的县城。

从乡野成长起来的他认为,路通则财通,财通则民富;

说他昏庸,也不至于,因为他会保护本地乡绅。

为了对抗外来商团,他曾大力扶持本地商团、大户,把砖土、石头、木材等建材价格压低,让本地民众以尽量较低的负担能修得起房,买得起屋。

说他清廉,那是不可能。

不管是什么原因,这时候的普宁知县,已经不是那个当年在学堂上意气风发、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风华正茂的有志书生了,他已经忘记了上任前家中父母的殷殷嘱托,忘了曾经许下的‘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诺言。

他高高在上太久了,已经渐渐脱离了生养他的这片土地上的万千百姓,他的初心已不再赤诚。

或许,他是做了些事,但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虚名。

官场浸润多年的段知县,知道想办些事,妥协是必要的。

“呵呵呵,来,殿下,咱们喝茶。”

段知县没有直接回答尚之孝,而是选择了战术转移话题——喝茶。

段知县没用传统的紫砂茶壶,摆出的是一套产自海阳县怀德乡枫溪村(今潮安区枫溪镇),全身洁白无瑕、通透光润的工夫茶具。

又把乌榄核制成的榄炭加到小泥炭炉中,榄炭不时发出清脆的声响。

炭炉中摇曳的火焰似乎在诉说着普宁城的动荡与不安,而铜壶里的水欢快的泡腾着,似乎在暗示即将发生的暴乱。

茶是好茶。

潮汕地区最上品的茶,以饶阳县元歌都凤凰村(今属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为佳。

上品中之极品,是来自凤凰山上一个叫乌岽的小村落那里的单枞茶,山上有一株百年古茶树,是南宋时期种下的,已有数百年历史,每年的采摘量极为稀少,能炒制成茶的,不足5斤。

如此产量,自然不是普通人能喝得到的。

但普宁知县作为潮州府下牧民一方的“老父母”,自然是喝得上。

水是好水。

取自洪阳城东北十里外的雨堂村中的一口古井,亦称“雨堂庵古井”。

据传,此庵是唐代高僧大颠之道场遗址,祀大颠像。其井水甘洌清甜,用来泡茶,最好不过。

尚之孝没有咄咄逼人,而是结束话头说:

“甚好,本将正好好地欣赏一下普宁县你这个潮州人的工夫茶艺。”

只见段知县专心致志地照料着茶具,先是用热水烫洗茶壶和茶杯,为之赋予了一份净雅之气。

接着小心翼翼地将锡罐中茶叶取出几撮,将这来自凤凰山顶乌岽村的宋种单枞茶叶置于茶盏中,不用多,茶叶占盏的1/3出头即可。

段知县先是观察茶叶的形状和感受着盏中茶叶的香气,再把放着茶叶的茶盏给尚之孝过目。

尚之孝虽然看不懂,但还是装着闻一下,赞一声“好茶”。

随后,滚烫的热水从茶盏边缘冲入盏中,等茶汤漫出后,陈知县用茶盖刮掉茶汤上的浮沫,再把第一遍的茶汤完全倒掉,用腕力沥干盏里的茶水。

“普宁县,第一遍茶汤不喝我知道,但何必茶盏里的水沥干啊,等会不是要继续冲水么?”

普宁知县难得有机会,做了次先生:

“殿下,单枞茶叶不适宜久泡,久泡易苦涩,且不耐冲泡。”

“当然了,真正的好茶是不怕泡的,这茶是我特意留着招待您的,平时自己喝的都是需要沥干的茶叶,我一时间没适应过来,殿下见谅见谅。”

说罢,手上炙热的小铜壶微微倾斜,一道宛如山泉的弧线,从壶中注入到茶盏中,在水柱的冲撞下,茶叶、茶汤在盏中小小的空间内倒流碰撞,激荡出茶叶特有的清香。

普宁知县的动作轻柔而有力,如同一场舞蹈,将整个亭阁都变成了一个雅致的舞台。

随后,普宁知县又用右手的姆指和中指摁住刚刚被热水烫过的茶盏边缘,用食指压住茶盖,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将茶汤倒在三个洁白的茶杯上,最后还分别在三杯茶上各自滴上几滴。

随后,一杯充满山韵茶香的潮州工夫茶被递到并摆放在尚之孝位前。

“来,吃茶。”

尚之孝拿起茶杯,只见清亮的茶汤在杯中微微泛起涟漪,香气扑鼻而来。

初入口,鼻腔中就感受到茶汤中融合着的茶花气,带着浓郁的黄枳香;

次舌搅,把口腔里所有能感受到味的地方,和茶汤进行充分的碰撞。舌根和两颊瞬间感受到回甘、生津,舌头明细碰触到茶汤中带着的一种饱实的韵味。

再入喉,茶汤滑入口腔。尚之孝赶紧闭上嘴巴,深深地用鼻腔吸一口气,闭着眼睛仔细地感受来自高山的深邃和枞韵,等充分感受后,慢慢的用鼻孔呼出气。

在一呼一吸之中,尚之孝感受到一种“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安静,整个人的气场有一些细微的感觉,在静心中感受到一股气流从肺腔直上百会穴,又慢慢的从百会走到印堂,在通过印堂穴回到鼻腔。

并且,能感受到印堂穴中,有一种微微的刺激性。(注1)余味悠长,心旷神怡。

“好茶啊!世人皆传凤凰单枞,乃茶中香水,今日品香,果然名不虚传。”

“乡野粗茶,蒙殿下喜欢,我等会让人拿两斤过来,殿下闲时可以冲泡,聊以解渴。”

“客气啦普宁县。”尚之孝淡淡的回应道。

普宁知县冲泡好茶后,拍了拍手。

不多时,一个身材婀娜妖娆的美妇人捧着木盘,缓步来到亭台前,俯身轻轻放下木盘,把摆放着各种茶配小食的木盘摆在圆台上。

尚之孝眼睛都瞪大了。

只见美妇人不过桃李年华,红润的脸颊上洋溢着一股青春气息,身着一袭轻纱长裙,裙身细腻如水,婀娜的腰身带着长裙,随着微风轻轻拂动;

长发似瀑布般垂至腰间,黑色的瀑布上缠绕着一串红珠,与她浅笑的容颜相映成趣,透露着一种成熟的魅力;

眉宇间流转着一丝优雅,眉弯轻轻拂起,犹若柳枝轻摆,勾勒出一份独特的柔情;

双眸如弯月娉婷,似明星云影之韶光,清澈璀璨肖繁星,宛若秋水琉璃,闪烁生辉。

纤巧的鼻梁挺拔笔直,舒展之间犹若山川起伏,恰似画中仙山。

丹唇蜜语,仿佛樱桃晶莹剔透,如榴花一般殷红地绽放。含羞微笑,唇角弯曲,浅浅露出可爱的酒窝。轻启嘴唇,玉露般鲜嫩的牙齿闪烁着珍珠的光芒。

端庄又妩媚的气质令人心生爱慕,宛然一朵含苞待放的白莲花,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