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定国12(2 / 2)

“李、定、国”崔子健一字字叨念,“他如今与孙可望如何?”

崔子良不屑地说:“孙可望虽向永历称臣,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日前还定要永历撤回对他的封号,改封‘秦王’,他以为他是李世民啊。”

兄弟四人皆笑。

子良又道:“那李定国应该已看出孙可望的野心,但以大局为重并未公然撕破面皮,他如今已平定云南,独自拥兵五万,发展了象队,深得百姓爱戴,当地彝族白族壮族傣族子弟纷纷参军,还一举平定了残害百姓的沙定洲,恢复生产稳定民心,去年他辖地又迎来了大丰收。此子非同小可,年纪不到三十岁,但眼光和手腕都很了得,为了联明抗清,他在云南大搞政经改革,为百姓减负,并终日操练军队、制造盔甲、训练象队,甚至还督办了科考,中秀才赏三百串钱,鼓励有余力的人家子弟好好念书,说甚么以后天下太平了,出来做个好官,好好待百姓。”

崔子健耸然动容,又念了一遍“李定国”这三字。

一时屋中一片沉寂。

李定国这个名字,在当时确实是名动天下震烁公卿,在西南更是妇孺皆知,人人竖大拇指,就像夜空中正在冉冉升起的一颗闪烁的明星一般。他初名如靖,表字宁宇,又名鸿远,陕西榆林人士,出身贫困,十岁时就被张献忠带入农民军中,并收为养子,排行在二,仅次于孙可望,长于老三刘文秀和老四艾能奇。五年前,张献忠于成都建立大西政权,李定国以廿四之龄,受封为安西王兼安西将军,在大西军百二营中监管十六座军营,这非是尽因大西皇帝养子的身份,而是因为他战功卓著,攻无不克战无不取,传说他身高丈二,相貌出众,智勇双全,战斗前总是精心擘划,准备充足,临敌时又能身先士卒英勇无比,人称可力敌万人,有霸王之勇、子房之谋。他平时爱兵如兄弟,军中将令森严,但将令之外,李定国又以宽容和仁慈著称,对老百姓更是好。

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人称“八大王”,神力无穷,生性嗜血,是和李自成齐名之农民军领袖,一代豪强。他乃陕西定边县人士,出身贫苦家庭,当过捕快也参过军。崇祯年间,农村大旱朝廷苛捐,张献忠遂举兵造反。他跟李自成部差不多,也是边战边抢边走,逼不得已就降,降后又反,转战陕西、河南、湖广、四川、江西、两广等地,还曾攻克凤阳,烧了朱家的祖坟,气得崇祯帝朱由检七窍生烟。

崇祯十七年初,眼看李自成部在北方一路势如破竹斩将夺旗,已直逼京畿,并建立了大顺政权,年号“永昌”,定兵成都雄踞西南的张献忠心中不服,也建立了大西政权,自立为帝,年号“大顺”借点儿李自成的喜气,大封群臣。那边厢大顺皇帝李自成是大起大落,风光无限地一路无阻进入BJ,逼得朱由检煤山自杀,但很快就在山海关败北,第二年稀里糊涂死去。这边厢大西皇帝张献忠的日子也不好过,称帝后,大西军与明军、清兵外加西南地方武装的战斗几乎没有过停歇。清顺治二年,也就是大西大顺二年,南明福王政权被清军一击即溃,清军一面向西南调集军队,一面派人下诏诱降张献忠,诏书曰:“张献忠前此扰乱,皆明朝之事……如审识天时,率众来归,自当优加擢叙,世世子孙,永享富贵……倘迟延观望,不早迎降,大军既至,悔之无及”,张献忠一代枭雄,生逢乱世,早相信力胜者为王,哪堪俯首于人,拒绝了清军的招降。

顺治三年初,清肃亲王豪格统军直逼西南,大西军出兵乘船迎敌,而明朝参将杨展在四川彭山的江口伏击大西军,岸上水中同时发动,火器如漫天之烟花,弓箭如砸地之急雨,张部猝不及防,虽全力反击,但在水中船上,发挥不出大西军骑战的特点,被杨展杀得大败,在江中扔下大量辎重,退回成都。七月,在清军明军的双重压力下,为了北上陕西,驰马陆战,张献忠决定放弃成都,令四义子各率兵十余万向陕西进发。九月,他自己亲率中军离开成都北上,十一月,扎营于川北西充凤凰山。

之前,大西军原骁骑营都督刘进忠投降了南下的清军统帅豪格。清军以其为向导,已挺进川北,豪格亲命护军统领鳌拜等将领,分率八旗精兵轻装疾进,避开四大义子的劲旅,对大西军中军发起突然袭击。可惜张献忠并未吸取江口大败之惨痛教训,依然是斥候无力,轻敌冒进,全无防备,闻听兵至,犹以为是普通贼寇,自逞刚勇无敌,亲引牙将临河观敌。

却不知清廷早定下擒贼擒王之策,豪格立功心切,临行前特意向顺治求御前侍卫总管瓜尔佳氏随军同行,顺治还是孩子,焉有不放行之理。那瓜尔佳氏尝学箭术于中原,也有汉名称关胤传,箭术非凡,武艺高绝,乃满洲十大勇士之一,清人即使如摄政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皆不名之,而称其为“大关”,既有尊其强大,亦有蔚为大观,叹为观止之意。

那关胤传是鳌拜的族叔,此时正跟随鳌拜、刘进忠等十余人,在河边埋伏,突见对岸一群将领簇拥出一龙精虎猛之大汉,散发横眉,气势逼人,竟不知年龄几许,身披蟒袍,腰悬剑箭,指指点点。鳌拜一双牛眼盯向刘进忠,露出疑问之意,刘颔首道:“此正是八大王也。”鳌拜回首又望关胤传,却见他早已张弓搭箭瞄准了对岸,伺机连发三箭。

若张献忠与关胤传在马上步下当面厮杀,确不知鹿死谁手,可叹他压根想不到有人可以将箭射过眼前之河,没有任何准备,被有心算无心,但饶是如此,他还是展现出惊人的技艺,左闪右躲,竟避开了三箭。

可关胤传三箭之后又是三箭,这次张献忠纵高伏低,虽惊险万分,还是又避开三箭。

关胤传不动如山,又发三箭,有先发后至,有后发先至,第三箭竟是第一个射到!

这次张献忠再也躲避不及,被一箭射中心口,当场毙命。一代枭雄,成也忽焉,败也忽焉,命丧凤凰山。

关胤传也不理鳌拜,就跟豪格打了个招呼,就掉头一人回京了,三年未离御前。鳌拜后来才知,他这个大关叔叔箭壶中一共就只有九支箭,而他不知道的是,这九箭射完,关胤传已近油尽灯枯之境,一个普通小兵都有可能搏杀他。

张献忠死后,大西军余部却并未如清廷所算的分崩离析,一蹶不振;也不像李自成死后的大顺军乱成几团,缺乏战略。反而,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与部将悲愤欲绝,誓与清军不共戴天,继续转战西南,进军贵州等地。在李定国的大力主张和坚持下,大西军准备奉明朝永历帝为正朔。南明第一任君主弘光帝朱由崧败亡之后,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而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拥立下于福州称帝,已开始转变国策为“联寇抗清”。朱聿键死后,国家不可一日无主,唐王朱聿鐭、桂王朱由榔各自称帝,建立了绍武政权和永历政权。

随着绍武政权的匆匆灭亡,如今,只有那永历帝朱由榔名正言顺,乃明朝之正朔,但他此时实力不足,到处逃窜。大西军奉他为帝,朱由榔自然高兴,亲封孙可望为王,可孙可望野心勃勃,欲得“秦王”之封,与永历朝廷顿生龃龉,他早前已经因李定国声望太高而对其嫉恨,此事更是扩大了他与李定国的矛盾。但大西军兵精将广,作战经验丰富战力不俗,经略西南,乃一方之霸。

本来去年大江南北抗清活动如火如荼,但进入今年之后,金声桓、王得仁、李成栋、何腾蛟等纷纷败亡,抗清势力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此时,大西军动向更是举足轻重,是以崔子健甚为关注。

“其它那八大门派又如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