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应照我_分节阅读_第136节(1 / 2)

  假使八岁的芙蕖听从谢慈的指引,往观音山的摘星寺请求收留,那此后十年的故事便都可以改写了。

  可芙蕖不肯啊……

  谢慈在外祖的府中坐宴到傍晚,甚至还饮了热酒,拒了外祖家兄弟相送的好意,独自一人不甚清醒地踏上归路。

  他还特意绕了远路。

  结果在一条僻静的巷子中,感觉到了身后有尾巴。

  尾巴的跟踪手段并不高明。

  谢慈抽刀就要给个教训,却对上了一双清亮的眼睛。

  那夜的月亮洒下朦胧柔和的光,芙蕖就站在他的刀刃下,不闪也不避。

  差了整整七岁的两个人,无声的对峙了良久,芙蕖用手指去碰他的刀。

  谢慈怕伤着人,收刀回鞘。

  他对着那样一双眼睛,问:“我扔了你,你不难过?”

  芙蕖说:“我不难过——因为我都知道。”

  是她自己选择的一条路到黑。

  芙蕖道:“我是你的人,你要把我丢到哪里去?”

  她在街上望着他远去再也不回头,然而谢慈的外祖在扬州是望族,沿街一打听,便能知晓那气派的宅在在哪里,可那么大一座院子,不止一个门,芙蕖用两条腿,丈量了整个宅子的占地,摸清了门路,守唯一的必经之路上,抱着饥肠辘辘的自己,从天亮等到天黑。

  等到了他,然后跟着他回家。

  于谢慈而言,从来没有谁如此坚定的跟在他的身后。

  他自来到这个世上,被抛弃,被利用,被囚在了府里,被按在了泥里。

  所有人都在告诉他一件事——若非谢家,他什么也不是?

  唯有芙蕖,是他在无尽夜里捡到的星星。

  是扎根在他心头上,开出的花。

  十年后,谢慈命悬在刀尖上,曾一度犹豫,是否带上他的花一起坠入地狱。

  并非因为他心狠。

  而是他明白,一旦他死,她将失去所有养分,苟延残喘直至枯败。

  她的根系早缠进了他心头的血肉里。

  可他衰败的比她更早,也无力安排她的归宿。

  少年的梦像无法挣脱的沼泽,沼泽下有无数双手在拉拽芙蕖的身体,但也总有那么几个特殊的存在,好似在拼命的举着她的身体,送她上岸。

  冥冥中,芙蕖像是感受到了那些求她上岸的殷切。

  她终于睁开了眼睛。

  温暖的日光透过窗子,落在她的身上。

  芙蕖活动了一下手指,转头,映入眼睛里的,是谢慈背对着她,铺了满地的头发。

  芙蕖屏住呼吸,侧耳细听,她从没有那一刻像现在这样,期待自己那敏锐的听觉给出她最想要的回应。

  但是周围一片死寂。

  只能听得见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芙蕖撑了一下地板,却感浑身酸麻不听使唤,狠狠地摔回了原地,这一摔,令她眼中一直盈着不肯落下的泪彻底决堤。

  芙蕖蜷缩着捂住心口,一寸一寸的挪到谢慈的身旁,趴在他的肩头,去探他的鼻息。

  是有呼吸的。

  像飞蛾煽动翅膀那样微弱。

  正常人是不可能在这种呼吸下还活着的,有基本也等同于无了。

  芙蕖抵着他的头,终于缓解了手脚的无力,再去探他的脉搏、心跳。

  都摸不到。

  他供养了凤髓十四年。

  身体的精血早就被吞噬殆尽。

  如今凤髓一离体,生气急剧流失,整个人几乎只剩下一张完好的皮囊。

  脸色唇色苍白如纸。

  谢慈进门前亲自下令,不准任何人靠近,直到芙蕖清醒。

  芙蕖扑开门,声嘶力竭地喊道——“来人,大夫!”

  燕京城所有医馆里的郎中,都被请到了寿山石庄子上给谢慈诊治。

  十几个老郎中们加起来有上千岁了,也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病症,无奈都摇头离开了。

  芙蕖如今顾不上消息外传了,她在拼命寻找能救命的稻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