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1 / 2)

  “知道了,知道了。”永徵帝懒洋洋的应着,塞了把冬枣给皎皎。

  皎皎捧着乐呵呵的去给爸爸分。

  皎皎回来了,没多久谢殊玉和柳行知两人也陆续上了门,两人炖汤用的鲫鱼和半头鹿肉。

  皎皎挽着小袖子去灶房帮忙,被永徵帝给拎了出来,然后一脚将吃白饭的谢殊玉和柳行知给踹进去帮忙。

  但最后他和皎皎也没逃脱帮忙的命,全因皎皎乐颠颠的要往灶房里跑,永徵帝一个不注意就还真让他溜去了灶房,寻思一个人坐着挺无聊的永徵帝施施然的走进灶房,屈尊降贵地蹲在了一旁和皎皎头对着头的扒起了蒜。

  外面的寒风依旧呼啸,而小院里一如往日般热闹。

  二合一

  第188章

  自从知道永徵帝病重后诸位皇子之间的争斗就愈演愈烈,以往起码还能维持一下表面上的和谐,现在在永徵帝病重且只有两个月寿数的情况下,诸位皇子之间哪还顾得上什么表面的和谐,狗头不打出来都算是理智的了。

  现如今朝中支持大皇子的言论最多,二皇子,三皇子稍微逊色,四五六皇子则逊色得多,再往下的皇子年龄过小,不纳入考虑之中。

  朝中支持大皇子的言论最多也能理解,毕竟大皇子既是长又占着嫡,立他为太子合情合理。

  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关大皇子暴虐,易怒,动辄打杀下人的传言悄无声息地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那传言传得有鼻子有眼,连打杀的下人叫什么名字,多少年岁,被打杀的当天身着什么颜色的衣裳,几时被抬出府门,被扔到何处的乱葬岗,这些都说的明明白白。

  有好事者去到传言中所提到的乱葬岗,还真找着这么个和传言上无论是年龄还是穿着都对得上的尸体,当即就有御史闻风而奏,于朝堂之上引经据典,唾沫横飞,痛斥大皇子诸多恶行。

  “大皇子心胸狭隘,仅下人一个不慎,奉茶不及时便下令将其打杀,如此暴虐滥杀成性者又如何担得起这天下的储君?日后又如何担得起这天下万众民生的命?老子曾言,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大皇子如今连一个年仅十四岁的下人一时的不慎都容不下,如此性子日后怎担得起这江山社稷,又怎容得下这天下万民,今…………”

  御史说得唾沫横飞,小小一件事硬生生被他与江山社稷,天下万民扯在一起,大皇子霍延均恨得眼睛发红,若不是理智告诉他不能失态,他恨不得吃了这御史,他随意打杀下人?他滥杀成性?那下人分明就是老二送过来的奸细!

  被他发现后让人打了一顿关起来,寻思着找个机会用这下人咬下老二一口肉,却没想当晚人就死了,只能匆匆让人裹了丢去乱葬岗,怎料一个不慎反被老二老三给抓住这件事趁机闹大,奈何他又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那人是老二的人,眼下竟只有吃下这个亏不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