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384(1 / 2)

  “一家子骨肉亲情,打断骨头连着筋,哪有分出去就真没感情了,再说了,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哪有儿女记恨爹娘的。”

  “你都养了皎皎这么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娃了,怎么能对爹娘这么漠视。”

  “现在村里遭了灾,身为儿女的有能力就该多照顾照顾父母。”

  “这不孝的名声要传出去,你以后想要说媳妇就更难了。”

  这些话被看不过眼的冯大娘开口替殷峥怼了回去:“他大姨婆,我记得你和根茂叔就是因为当初分家的时候,少分了三亩上等田,就咬牙记了婆婆和公爹十多年,平时过节日从不上门,也不走动,怎的这到了殷小子身上你要劝他不要记恨爹娘?”

  “他二舅娘,你这话就更不对了……”

  冯大娘的嘴皮子是全村数一数二的,以一敌三丝毫不落下方,一群人看热闹看得津津有味,这几天遭灾了的沉闷气息都少了不少。只是那点子热闹气息在村长带着一同去县里买粮的人回来后散了个干净,取而代之的是愈发压抑和沉闷的氛围。

  县里粮铺里是有粮,只是涨了比平时翻了五倍不止的价钱。

  村长有做好粮价会涨的心里准备,但是没想到会涨这么多,他带去的钱最多只够买上两个月的粮。

  想着后面也许还会涨价,村长一咬牙忍着心疼给买了,但是跟着去的大部分村人都没舍得买,实在是太贵了,他们带去的那点钱就算买也买不回家里一个月的口粮。与其咬牙买那点粮,不如再等一等,心里惶惶的他们不安地想着,官府应该不会不管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

  德徵七年,北方大旱又逢蝗灾,致使百姓颗粒无收,朝廷为赈灾一事吵了小半个月才定下事关赈灾的一系列章程,然而赈灾粮还没出城,一道边关的八百里加急就闯入了京城。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黄尘滚滚,蹄声如雷,驿兵一路喊着八百里加急飞驰而过,一连将永和街附近府邸纷纷吵醒,各府逐一亮起烛火。

  宫门洞开,崇德殿内亮如白昼。驿兵下马,疾步奔驰大喊:“契丹,突厥联手犯边………”

  子时,三品以上的大臣均行色匆匆地从府里出来,脚步匆忙地赶往崇德殿。

  转眼又是两月,随着储存的粮食吃完,北方的饥荒闹得越来越凶。

  本就遭了灾,眼下边关战事又起,物资哄抬,转眼粮价就到了老百姓掏光家产也买不起的地步。

  原本和村长一同去县里却没有买粮的村人们当即懊恼得不行,成天着急上火,转眼嘴上就长了不少燎泡。

  院子里的皎皎吃烙饼的时候有小点纠结:“爸爸,皎皎可以把饼分一小半给铁蛋吗?他都饿哭了!”

  “不能。”殷峥往他嘴里塞了口饼,放慢了语速耐心地道:“被别人知道家里有粮食,就会上门来借,借不到就会偷,偷不到就会抢。所以不能让其他人知道我们不缺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