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1 / 2)

  “只是私塾里催得急,儿子又实在没本事,一旬下来也只赚了三百文,眼看着交不上这束脩,又想着家里爹娘劳累,就打算干脆不上这个学了,回家里来帮爹娘种地,好不让爹娘一把年纪了还为孩儿操劳。”

  殷佑才说着将怀里的钱袋拿出来放在吴氏手上,苦笑道:“孩儿不孝,实在没什么本事。不过这是孩儿第一次挣到的钱,全给娘了,望娘不要太生气。”

  吴氏气得抬手要捶他,手落下时又由捶改成了轻拍,语气又急又心疼:“我要怎么说你才好,你就好好上学读书,家里自有我和你爹,用不着你操心。这几天被殷峥那小子气昏头了,才忘记给你送钱。”

  低着头的殷佑才抬头,一脸的担忧:“二哥怎么又惹你和爹生气了?娘,你和爹年纪大了,平时不要和二哥置气,免得气坏身子。”

  “别喊他二哥,他要是有你一半省心,你娘我也不至于被气成这样。走,回家娘给你拿钱。”

  回到家,吴氏从房间里给殷佑才拿了三两银子,连带着他先前的三百文都还给了他:“娘不要你的钱,只要你好好读书,比什么都让娘高兴。”

  殷佑才拿着钱又是一番好话将吴氏哄得心花怒放,当即又转身拿了五百文出来给他装进钱袋里。

  达成目地的殷佑才将钱袋揣进怀里,也没有当天就走,在家里留了三天,做足了孝顺儿子的样子。

  这三天里,他发现家里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殷峥,他的好二哥,不仅左脚被断定坡了,还捡了个儿子养在名下。

  其实伤筋动骨一百天,殷峥的脚到底会不会留下什么毛病还不好说。奈何殷峥有意引导村里人往这方面想,再加上村里人本来就会自己添油加醋,久而久之村里人都认为他将来一定会跛脚,做不了重活,连带着殷大柱两口子都是这样认为的。

  在村里住了三天的殷佑才被影响着也这样认为。

  这三天里,他看着殷峥仿佛报复性地消耗着家里的东西,还真怕家里被他拖累垮,于是就想了个办法。

  他撮使着殷大柱和吴氏将殷峥给分出去。

  所用的理由无非就是二哥如今腿跛了,以后做不了重活,心里肯定埋怨着爹娘。听说当初二哥去服役时还杀了两个匪徒,他怕二哥心里有怨,哪天一个想不开对爹娘动手。

  吴氏当即来了句:“他敢,反了天了他!”

  殷佑才继续耐心地劝,整个重心就是围绕着二哥他废了,以后就是个累赘,名下还养着一个儿子,又明显存着报复心,再这样下去一定会将家里拖垮的。

  当然他是不可能将这样落人口实的话说出口,只是较为委婉地引导着殷大柱和吴往这个这方面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