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 想法(四合一)(2 / 2)

  “原来是这样。”

  “我的天呐,这个周可恬真是个狠心的。”

  “这孩子在她手底下长大,该是吃了多少苦啊。”

  ……

  温兰心摇摇头,叹了口气。

  ·

  温兰心说的这些话,隔天就传到了奉朝英的耳中。

  他自然明白了温兰心的用意,微微一笑。

  在他的故事之上,温兰心又为这个故事补充了一大块,更加详细真实。

  谣言如果想要达到最佳效果,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放出一点风声,让大家议论起来,再放出一点风声,产生争论,到争论达到一定程度,再由具有影响力的人站出来,说出事实真相。这样,谣言就会被盖棺定论,成为事实。

  温兰心无疑就是在做这件事。

  曾蜜当然也有办法请几位夫人帮忙,但那样的话,比较容易留下踪迹可寻,被人察觉。

  温兰心的身份却恰好说这些话,许多人都知道她儿子和程青州的好友关系,所以她能知道这些事情也不奇怪。

  于是,一个星期过后,这阵关于奉朝英的谣言渐渐散掉。

  邹庆和曾蜜继续盯着徐燕,以防她再有什么动作。

  可盯了几天,始终不见徐燕有什么动作。

  奉朝英说:“那边算了。”

  徐燕的目的太简单,奉朝英不想在她身上浪费时间。

  毕竟,九月又马上要过去了。

  ·

  《宫杀》火了之后,有不少公司给龚丰源递剧本,不过龚丰源只在寒假和暑假拍戏,时间限制比较多,最后只好全都给推了。

  苟丽丽问龚丰源:难道不想趁着现在的机会多接戏站稳脚跟?你们学校应该不会不放人吧?

  龚丰源在排练的间隙回复苟丽丽:我还是想先在学校里上课。

  《宫杀》虽然红了,但寒假在横店拍戏的经历却让他不是太开心。

  一方面剧组管理非常凌乱,而且十分看人下菜碟;另一方面,龚丰源也发现在剧组拍戏,为了赶进度,很多场戏他自己都还没演明白,导演就过了。一部戏下来,他学会的也只是调度、走位这些纯技术的基本功,对他自身的演技方面没有任何提升。

  龚丰源热爱的是演戏这件事,不是拍戏。

  比起《宫杀》剧组,他更加享受李兰创作的这部话剧。

  关于青春,关于毕业,名字也终于定了下来,就叫《毕业生》。

  这部戏定在十月份公演,所以龚丰源基本上每天都会去排练。

  制作方和投资人见到他一个个喜笑颜开,对他们来说,龚丰源在这个夏天的意外走红完全是意外之喜,原本这个话剧的卖点全在导演和李兰身上,现在来了一个明星,就跟捡了宝似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