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之道21(1 / 1)

   如果这一手同样可以用于修士身上,白行简想想都要不寒而栗,几十年苦修一朝散去,那该有多绝望啊。而且这一手不仅胜在手段,还更加诛心。寻常修士修为降低,要么是与人争斗,要么是与妖兽争斗,要么像荣恪真君这样因生育而修为倒退。总归都是自身受创,不得不接受这个结果。

   然而明若元君这一手,对修士自身却并没有产生影响。看这块灵石便知道,依然保持坚固。不像寻常灵石一样,在被修士吸收后便化作齑粉。

   灵石尚且如此,更何况修士哉?

   一切以灵力构筑的手段,在明若元君面前皆是虚无。这便是她以合体期修为,亦能在大乘期修士前面不改色的原因和底气。

   看着白行简若有所思的表情,明若元君露出一个“正是你想的那样”的微笑,看起来温和极了。

   明若元君托起掌中灵石,似有混沌生灭在其手上走过。元君对白行简微笑,“这便是因果只之道,如何?想学吗?”元君的笑容缥缈难觅,很难让人看到她眼底深处的神色,故而很难让人猜出她心里的真实想法。

   白行简承认自己心动了,人活一世,谁不想逍遥自在不受拘束。而这一切的根本,不就是修士自身的修为和手段所带来的底气吗?

   然而白行简也明白,如果这条路真的那么容易走,为何明若元君还要用这样的法子把她带来,为何荣恪真君会是那样的反应。白行简是心动,可她也不糊涂。人有多大的本事吃多少饭享多少福,变异风灵根固然出众,可修真界千万年,难道就没有过?先天道心固然是难得的修仙体质,然而修真界就从来没出现过?明若元君把这样一条康庄大道摆在白行简面前,却也没告诉她登上这条路的代价是什么?

   白行简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天命之女,万事万物都要顺自己的心。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付出什么,这个道理白行简比谁都明白。

   因此她第一次和这位不知多少年岁的前辈对视,“若入此道,吾将何往?”白行简也明白自己没有拒绝明若元君的能力,对,目前的她一定没有。只不过她自己也想做个明白人,明若元君可以让她学,但她想明明白白地学,即使知道前面可能是悬崖绝壁,但也得明若元君清清楚楚地告诉她,再让她往下跳。

   前世的白行简如此,今世的白行简更是如此。没有拒绝的能力和本钱,但能保证自己的心。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是白行简矫情,可只有这样,白行简才是白行简,而不只是一个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她总能在人堆里,让人一眼分辨出来,这个人,就是白行简。世间只此一人,也唯有一人是白行简。

   明若元君脸上笑容敛去,以一种极认真地目光打量起白行简。白行简不避不让,面色不改。

   良久,明若元君似叹似笑,“也许你这丫头合该有此机缘。”

   随后明若元君摸出一个不只是什么材质的墨绿色匣子,和白行简拉起了家常。

   “本朝初立时,太·祖皇帝置百官公卿,唯我白氏先祖一人身兼三公九卿并掌管司天监,为百官之首,靠的便是这部握奇经。”握奇经乃是白氏家传功法,直抵因果大道。然而因为对修炼者要求极为苛刻,有时近万年也出不了一个可以修炼握奇经的白氏子弟。

   握奇经一经修炼便不能反悔,要么直至大乘,要么在一开始就承受不住因果之力身死道消。

   而白氏流传至今,虽然三公和九卿之位依然握在手中,然而白氏一族却也比不上太·祖朝时那样的风光了。磬玵元尊是三公之一的司空,而九卿之一的太常便是明若元君。

   虽然明若元君可以颠倒因果、逆转阴阳,但这样做实在有违天数。虽然明若元君无敌于同阶修士,甚是可以越阶对敌,但在因果之力的反噬下,明若元君已是江河路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