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吃毛老鼠66(1 / 2)

河岸上的平地约三十个平方大,整体呈椭圆状,其实是一个小涧畔,只是它上面几乎全给石板覆盖了,也算是河床的一部分。

赵万林计划着在上面盖一间七八平方大的屋子,先将就住着,往后了,如果不行再加大加宽也不迟。

自己身高约一米八,房子至少要盖到两米高才行。

为了最大限度将空地利用起来,赵万林决定沿着石板边沿位置砌墙,巧的是这石板整体刚好像一个正六边形,虽然不是很规则,但操作的时候,自己完全可以将墙体砌的规则一些。

要砌两米多高的墙体,就需要大量的石块,而眼前近处的石块并不多,要想凑够就得多走一段路,七七八八弄下来,就得浪费很大人力,也浪费时间。

而且赵万林也觉得没必要,自己有的是水泥,还有纯天然石块,只要砌五六十公分高,就已经是坚不可摧固不可破了。

其余墙体就全部用实木代替,反正树木多的是,建造一百个小木屋都绰绰有余。

至于屋顶,赵万林觉得墙体砌起来之后应该就会像蒙古包一样,于是他打算根据蒙古包的风格,继续用木头棚顶,中心要高出屋檐五六十公分。

水泥要是还有剩,就再在木头上抹一层砂浆,这样一来就能当瓦片使用了,即使遇到后半季的连阴雨也不愁会漏雨。

至于屋子内部,赵万林打算简单用木头做一张床,屋内空间也大,床可以做成双人的,或者至少能睡得下自己一家四口的。

靠近门口处再盘一个回风炉,用来烧火煮饭。

这回风炉也是极有讲究的,并不是每家每户那种纯靠手拉风箱式的,它主要靠一种回旋的风来吸,只要点燃火,炉子就能自动燃烧的那种。

赵万林记得这种炉子,还是在前世千禧年的什么时候才流行起来的,当时发明者把这种炉子称之为“回风炉”。

要知道在那之前,村民们几乎都还是手拉风箱,拉的呱里呱哒的,又累又烟,做一顿饭至少得忙死一对婆媳。

锅灶改革之后,不仅省婆娘,还省柴火,能源有效利用率直接提高了八百倍。

回风炉其实并不神秘,神秘的是它的灶膛内多了一圈凹槽,有着循环进入内部空气的作用,外加一个通畅的烟筒,就变成了这么个神奇的东西。

知道回风炉的制作原理,赵万林相信自己盲做一个出来也照样不用风箱扇风。

总之野外生存,只要能遮风挡雨,只要有睡觉的地儿,只要能应急做一顿饭果腹就算完美了。

大脑中规划好木屋的基本框架后,赵万林便立刻动手砌起了墙,技术虽然不敢搬出来细说,但砌简单的墙体还是没问题的,自己要的是牢固,而不是花里胡哨的好看。

赵亚军和田美娥娘娘母母们负责搬石块,赵东阳搬不动大的,就搬小的,总之,除了小黑和两只山羊懒洋洋地卧在阴凉里纳凉外,所有人都忙得挥汗如雨。

刚砌了不一会功夫,蛇皮袋子旁就传来小黑的汪汪声,还有那毛老鼠的“吱吱”叫声,又尖又急。

赵亚军看了一眼,大叫道:“四达,小黑把毛老鼠咬住了!”

赵万林有些无语,还能不能让人省心点啊?他撂下手里的活儿小跑了过去,此时蛇皮袋子上已经染满了鲜血,小黑仍然咬着袋子不松口。

时不时还猛抖两下,浸出来的血渍溅了赵亚军一鼻子。

“啊哟!”赵亚军兴奋地叫了一声。

见毛老鼠不挣扎了,又激动道:“阿四达,它好像已经死了!”

赵万林“松口松口”地连喊了三声,小黑这才乖乖松了口,蛇皮袋子咚的掉地上了。

赵亚军急的走上前去解开口绳,把已经死透了的毛老鼠扯了出来,抿了抿嘴,两眼放光地看着赵万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