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进县城41(1 / 2)

“没啥事,我只是想问你碾场去不?”李大强语气委婉地道。

“碾场?去哪碾?”赵万林一时半会还没明白过来,不过当他说去陕西一代时,他这才恍然明悟。

实际上,在每年麦收季节,大岭村的男人都有出门去碾场的习惯,当地麦子黄的早,所以早早的收割完,然后再去帮别人收麦,便叫做“碾场”。

这年代的人,除了种庄稼之外,就基本没什么收入了。

打猎更只是个另类,只有极少数不嫌命长的才会去打。

而能有碾场这么个好活计,自然是很吸引人的。

赵万林记得前世自己也跟着村里的人去陕西一代碾过场,一碾就是十天半月,那累的,可真不是人干的事。

碾一回场回来,每个人的背上、胳膊上,甚至是脸上都会脱一层死皮,然后整个人就都会黑一圈。

碾场的人被陕西一代人成为麦客,他们出远门前都会准备一把结实的镰架子,三把刀刃,还有一卷铺盖卷,一块‘百擦’毛巾(擦汗擦脸擦身子的),一个大搪瓷缸子,还有一个大水壶,其实就是装油的大塑料桶,有20升大,一天基本就能喝这么一壶。

可碾一天场才三块钱,真真赚的是血汗钱,前世去了一次就再没去过。

看着这些好哥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的样子,感觉他们马上就要赚大钱了一样,连走路都看起来牛锃锃的。

赵万林当场就婉拒了,“我还忙着弄麦子哩,没时间去。”

“你家麦子不已经弄完了么,还要弄啥?”李亚飞不解道。

“犁地,种秋,再过几天不还要去交粮么,我一走这些事谁来干?我婆娘又有身孕,走不开呀!”

“你‘家’不‘歇’你还要打猎呢。”赵有光胡咬了一句。

赵万林笑着道:“对啊!我还要打猎呢,忙不过来。”

“你打猎十天都打不到一个,再说,你知道吗?今年碾场价都涨到四块五了,你确定不去?”李亚飞跟着又道。

这时田美娥走过来了,听到他们谈论出门碾场的事,她也心动了,村子里每年外出碾场的,十天半月都要挣三四十块钱哩。

这钱多的就跟白捡一样,静静的待在家里,谁会给你那么多钱?再说眼看大儿子赵东阳就要入学了,再不出门弄点钱,哪来的学费呀?

她忍不住开口劝了一句,“万林,他李叔好心叫你去,你就去碾几天吧,反正撑死也就是几天时间,咬咬牙也就过去了,我要是没......我就陪你去。”

“就是啊!你看嫂子都不嫌累,咱作为一个大男子汉,难道连这么一点苦都吃不下来吗?”赵有光激动地劝道。。

可赵万林知道,他们的好心其实也只是出于对自身的考量,要知道这年代山里的土匪成群,出门不走一群,就算你挣到了那么多钱,也没本事拿到手。

“等粮交了再说吧。”赵万林微微一笑,还是委婉地拒绝了。

李亚飞尬笑了一声,很不甘心,“等粮交了我们都碾完场回来了。”

赵有光很遗憾地叹了口气,想再劝导两句,又觉得麻烦,自己每次说话,这家伙都说听不懂,然后一生气就彻底不想说了。

李亚飞也不抱希望了,念在从小耍到大的情分上,几个人还是坐下来聊了一会,还搭手一起帮赵万林装完了麦子。

剩下难清理的麦子,田美娥便用赵万田家的筛子又是筛又是手捡,花了将近半小时才全部清理了出来。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他们依依不舍地离去。

走后没多久,赵万林坐下来歇息时,又看到了赵耀龙一大家子人,他们仍然是扛着撅头,脸上仍然是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路过自家碾场时,仍然是没舍得放弃耍笑的机会。

“原来这家伙这些天已经在偷偷地发财了。”赵万林心中暗道。

就在刚刚,他看到了他们藏在蒲篮里的瓶子。

他没说什么,也附和着笑了起来。

-----------------

晚上点着煤油灯,看着赵万林将麦子一袋一袋掂着倒入了麦屯,田美娥这才松了口气,情不自禁,就自言自语了一句。

“总算是把麦收完了!”

“是啊!差点没把人整死!”赵万林听着了,严肃地道:“就三亩几分地,都熬了快一周的时间了。”

他说着,闷头将最后一袋倒了进去。

一个中等大小的屯,勉强装了一半,赵万林看着还有将近一半没装满,就很想笑。

“明明知道地里打不了多少麦子,却把麦屯弄的大的能装十头牛。”

田美娥边扫炕,边回答道:“达还不都是希望咱能多打一点么。”

他知道田美娥心里高兴,是因为今年是个丰收年,比去年打的麦子还要多几百斤。

但这些麦子对赵万林来说,少的不值一提,等粮交了就......他没有打击她的积极心,吃完饭就去喂野兔了。

“对了,娃他妈,明天我带你娘仨去逛县城。”

“逛县城?你要去城里卖兔呀?”

“对,城里能卖到好价钱,你知道咱村上的小集市才多大点?收野物的就那么两三家,何况你还不知道,他们都是一起的,串通好压价格,谁卖谁上当。”

田美娥没再辩驳,反正自己又不懂那一行,便忙着去点艾草绳了。

不过要去县城......田美娥怦然间感觉自己就像是做了个美梦!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