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吃瓜39(1 / 2)

瓜农也聪明,瞎赵万林跑上前去一看,果然村子里来了个换瓜的。

这年代换瓜的总是积极的很,掐着点儿,拉一架子车瓜故意来到村口,不,是直接来到晒麦场上,故意晃悠来晃悠去,诱惑你。

热的口渴难耐的村民,一看到瓜农狗日的切开红的沙甜的瓜瓤,就直吞口水,就口干舌燥,就觉得这样不自在那样也不自在,就心痒痒的,就想嚯嚯几斤麦子。

“吃麦能止饿,吃瓜还能止渴哩!”

给自己点心理安慰,然后就会心安理得地去舀麦子。

瞎麦还不要,光要你的好麦,理由是好麦换好瓜,算门当户对,瞎麦配瞎瓜......

大人咬牙不换,小孩就要哭闹,憋一会儿,看到财东人家一袋一袋地换,一车瓜快没了,他们就急了。

看到眼前这一幕,赵万林就立刻返回去拿蛇皮袋装麦。

田美娥拦住道:“娃他达,你真的要换瓜呀?”

她舍不得麦子,昨天给雨水糟蹋了那么多,她心里难过的很。

赵万林知道她穷病又犯了,不想理她,可还是笑了笑说:“你看咱俩娃可怜巴巴的,自从收麦那天起,就一直惦记着瓜,你不换一个尝尝,他俩多委屈?”

“可是那个换瓜的太贵了,去年才一斤麦一斤瓜,今年就涨到了二斤才换一斤,不厚道!”

“好吃哩,美做哩,拾麦穗穗换瓜哩!你忘了?”赵万林嘿嘿地唱喝道。

然后,赵东阳也跟着唱了起来。

“好吃哩,美做哩,拾麦穗穗换瓜哩!”

“好吃哩,美做哩,拾麦穗穗换瓜哩!”

“好吃哩,美做哩,拾麦穗穗换瓜哩!”

“......”

像顺口溜一样,父子俩连着每人唱喝了三遍,才终于把严肃的田美娥给惹笑了,同意了换瓜。

赵万林下手重,趁老婆不注意,一口气装了将近二十斤麦子,分成两份,一份偷偷让俩儿子背着藏到了麦秸垛背后。

随后,自己正要走,忽地给田美娥叫住了,还以为她嫌自己拿的太多,要倒出来一些,结果......

“还有这些,别给忘了。”

她将大约两三斤的瘪麦子,以及赵东阳弟兄俩捡来的泡水麦,呼啦一下倒了进去、摇匀。

赵万林哭笑不得,“田美娥,可真有你的,比瓜贩还奸啊!”

田美娥眯了下眼,窃羞道:“这些瓜贩,不知道农民种麦子辛苦,咱不能便宜了他!”

赵东阳等了一会,又惊地跑了回来,那一双小眼睛无辜的让人不忍拒绝。

“你看咱东阳这碎贼种,不换点瓜给解解馋能行么?”

“吃了这顿,下顿他还馋!”

“那至少这顿就不馋了么。”

“是不馋,可是吃个瓜能干啥呀?又不能顶饿,吃到肚子里还是一泡尿。”

“......”

23斤7两麦子,在赵万林的一番呥价之后,1斤半换1斤瓜,总共换了15斤8两瓜,多出来的8两给抹掉了。

一番闲聊,赵万林才知道这瓜贩并不是那种狡猾的奸商,他们是一对父子,湾川里人,地地道道的种瓜人。

很不容易,一架子车瓜套着两个牲口,冒着翻车的风险才从沟底拉上塬的,有些地方都没有路,全靠父子俩和牲口开辟。

赵万林看到架子车辕上挂着一个军用水壶,暗绿色漆皮已经斑驳脱落,有的地方都凹进去了,他于是猜测老人年轻时可能爬过雪山或走过草地,身份极为值得自己尊敬。

水壶是空的,父子俩嘴唇干的起了层皮。

赵万林主动提出给老人灌水喝,老人很感激,起身作揖道谢。

赵万林拎着水壶去窑子灌水,俩儿子抬着西瓜往碾场上走。

赵万林给老人灌了一壶浆汤,是田美娥做的,解暑效果极佳,只是味道偏酸,喝不惯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东西就是馊水,猪可能都不喝。

老人接过浆汤就迫不及待喝了起来。

“叔,这汤您喝的惯不?”赵万林关心地问。

“喝的惯,喝的惯!”老人激动地连连道:“这东西不就是用来做浆水面的么?”

“是啊!”

老人喝完又拿给儿子喝,父子俩渴坏了。

……

赵万林来到碾场上,发现大西瓜还没有动,俩儿子吸在西瓜前急的心痒痒,时不时摸一摸敲一敲,还把耳朵搭在瓜蒂上听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