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林中小屋(1 / 2)

太阳已经升起来了,四下里的雾气彻底消散,老二家的麦子也铺好了,净等着老大家的牛来碾。

不一会功夫,人站在太阳下面就感受到了被炉火烘烤的感觉。

“老天爷开眼了,今儿又是一个好天气。”赵万钧无比感慨地说了一句。

卷死面馍给他带来的味蕾刺激,让刚刚绽放在脸上的笑意,更加多了一分精神上的爽感。

“走,去他伯家的麦秸垛下避凉去。”

说完,赵万钧屁股一拍,率先走过去,垫着锸把坐了下来,掏出儿子的西麗香烟美美地抽起来。

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

是的,他就吸出了这种感觉,就连吐烟圈都不是一般的陶醉。

看的儿子只恨自己没能多买几包回来。

田美娥吃的精神倍儿爽,忽地又感觉自己好像哪里对不住赵万林似的,可是想来想去好像也没什么地方对不起他。

他不就是做了一顿好吃的么,有啥了不起的!

不过这一刻,她心里还是挺过意不去的,要知道,换作是她自己都不一定能做出这么好吃的卷死面馍来。

她走到赵万林跟前严肃地提醒道:“万林,前天你不是去咱家的林带里下套套野兔了么?你不记得了?”

赵万林想了想,摇摇头,一脸的茫然,自己什么时候下什么套了?

田美娥好奇了,“你真不知道呀?”

她单纯的只是想让自己的男人高兴一下,至于能不能套到野兔,她没抱太大希望,自己的男人多大本事自己清楚。

她接着又道:“你不怕套到的兔子被野物叼走吗?”

这种事,她完全不用提醒他什么,毕竟才三天时间,要说他忘了,那肯定不可能。

可她的一句稀松平常的话,还真的就歪打正着提醒到了赵万林。

顺着思路捋了一下,他大脑中很快就有了印象,没错,大概就是这个时候,为了抢收麦子,又不甘心丢下打猎的活计。

于是他就在自家林带里下了有几百个套子,可以说是下了血本,单是买铁丝就嚯嚯掉了七八块钱。

好在兔子是套到了,而且还套到了不少,足有七八只吧,要知道专门用猎枪打,运气好的一天都不一定能打到这么多。

但遗憾的是,好多都被苍鹰吃掉了。

是的,这种鹰在当地被人们称之为神鸟,或神鹰,因为它很大,大到远远的落地的那一刻,连一个成年人都怕,小孩要是给它看到,嗖一下就叼走了,比狼还快。

在大岭村,村民的小羊羔就时常被它神不知鬼不觉地叼走,等发现时就只剩一堆白骨了。

它的体长可以达到恐怖的80厘米,翅展更是将近两米长,飞在空中遮天蔽日。

能想起套野兔的事,还是因为自己对苍鹰的记忆太过深刻。

“那天下雨,你还骑着大哥家的自行车专门去了一趟街上,就为了买铁丝,你真的忘了吗?”

间隔了五六秒,田美娥还是没忍住提醒了一句。

自己这傻男人,从昨天到今天,好像一直都不在状态。

赵万林呵呵一笑,突然就上来了精神,笑道:“瞧你说的,这么大的事我怎么能忘呢?”

“那你就快去吧!”

看着自己的男人如此高兴,田美娥心里也开怀了,气长地推了推赵万林胳膊,又补充一句,“你不还跟我说了么,一般第二天野兔就会上套,今儿都第三天了呀。”

“那行吧,你跟咱娃守着麦子,我这就去,收完野兔立马就回来。”

“收完野兔?你这么自信呀?”田美娥嫣然一笑。

“那不然呢?我可是下了血本呀!要是套不到,我就不打猎了!”

“得了吧,你快去,别耽搁了。”

“你真心想让我去呀?”赵万林含情脉脉地看着田美娥,然后她就有些害羞地转过头去了。

赵万林没再跟她开玩笑,看着一大堆还没扬出来的麦子,他也有些放心不下。

是的,他家的麦子还带着壳呢,必须借着风力来扬出来,这叫“扬场”,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感受了下风向,此时虽然有风,但这风不正,有点儿旋,还是向北吹的,当地人把这种风称之为“转场风”。

赵万林知道,扬场最好的风是向东或向南吹的,向西的风也不错,最坏的风就是北风,因为你不管怎么扬,废麦皮、土灰,以及小部分麦粒就会被风吹到地院里,最终的结果是颗粒无收,而农民一粒粮食都不想浪费。

他接着又道:“我估计一整个晌午都不太可能会有好风,不过快的话,黄午了我就能回来,到时再扬不迟。”

田美娥放心地点点头,又声音软糯地催了一句,“那你赶快去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