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知了春卷(有点香)(1 / 2)

一回到地窑里,赵万林就第一时间跑去镜子前照自己,不照不说,一照果然是帅气逼人。

剑眉星目,大眼睛,厚嘴唇,高鼻梁,下巴中间还有个小酒窝,无论是正脸,还是侧颜,都极为英俊,土话说就是长得栓正。

如此的一想,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凡是女人都对自己显得温柔大方了。

同时也就不难解释,自己为什么能娶到隔壁袁庄村村支书的闺女了。

自己家一没钱,二没矿,连地都没多少,田美娥还对自己死心塌地,确实是有点道理的。

还有自己都六十八岁了,还能当保安,就说明多少跟自己的颜值有关。

“咳咳,我这该死的颜值啊!”

赵万林忍不住叹了口气,心里是既高兴又烦恼。

前世自己几个嫂子就因为太偏爱自己,导致几个大哥都怀疑自己跟她们有一腿,这对这一大家子人的感情伤害不可谓不大。

不过长得帅也是有好处的。

赵万林记得有好几年自己家粮食接济不到麦收,最后都是他大嫂子大方地借给自己的,还有二嫂子也借给过自己粮食。

三嫂子家也穷,但有一年土豆丰收了,也没少给自己拿。

总之,颜值高没有错,错的是自己对分寸的拿捏不当。

走出窑子,赵万林下意识抬头往嵦边上瞅了一眼,好家伙,又看到了她二嫂子。

也不知道她有没有看自己,就慌忙收回目光,直奔厨窑去了。

此时赵敬玲姊妹俩忙着卸架子车上的青草,很显然,一大早她们就去山沟里割了一架子车。

老大赵万田和儿子赵敬平俩忙着铡,一个擩铡刀,一个跪着填草。

杨宝珠跟在屁股后忙着往粪笼里收铡好的碎草,一家人忙的热火朝天。

赵敬玲看到赵万林手里拎着一笼子知了,好奇地喊了一声。

然后这一大家子人,目光就齐刷刷瞅向了赵万林,好奇地问:

“阿四达,你哪来的那么多呜嘤?”

“阿四达,你拿呜嘤干啥去呀?”

“你瞅瞅,万林越来越日把欻了!我就说他一天天闲的没球事干,他达还不高兴,觉得我说错了!”

“就是么,抓呜嘤能吃还是能喝?”

看着他们一家人强烈的好奇心,赵万林不想低调都不行了。

“还是低调吧!”

他默默打开五环锁,掀开进去,找到面粉袋子,然后就开始操作了起来。

做什么,他回来的路上就已经想好,不必多说。

找到舀面勺,舀了一勺面粉,倒进老碗里,这年头的老碗有点大,至少能盛五两面的那种。

加一捏子盐巴,倒水搅合成面糊糊,放在案板上待用。

接着他就忙着找葱找蒜找生姜。

这些都是做饭必备的。

找来找去,好像一样都没找到,环顾窑内光景,除了给烟熏得黑漆漆的,到处都是贫瘠和陈旧。

空荡荡的,能有啥啊?

是的,根本就没有这些东西。

1983年啊,在这年代能有吃的就不错了,味道好不好都不重要。

好在他在面罐子背后,找到了一小撮韭菜。

很显然,这东西只有老大家才有,他家‘台子’上种了一大片,在牛粪的呵护下,长得又粗又壮。

“藏得可够深的!”赵万林忍不住嘀咕一句。

他知道,这韭菜十有八九都是老爷子送来的。

事实上,赵满仓看田美娥和俩娃吃的清淡时,就总会偷偷去台子上割一把,然后看没人,就偷偷给田美娥送过去。

为此还经常跟老大媳妇吵架,但他才不管那些,该偷该拿,照做不误。

可别说,韭菜在这年代,还真是顶好的调味品,切成小段,用小铁勺熟一勺油,泼一下就能闻到韭香味,拌的面比肉都好吃。

赵万林记得小时候自己就经常吃母亲做的韭菜拌面,当时吃的还是荞面,香的吃不够,后来母亲走了,自己就再没吃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