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春潮20(1 / 2)

  姜怡妃按照样式判断出是宋代的梅瓶。

  额头离开玻璃墙,她侧头怀疑地问:“这只是去年克利斯拍出的龙泉窑梅瓶?”

  宋聿诚从容地抬手解衣领扣:“嗯。”

  他站在衣架旁换衣服,身姿凛然挺拔,高窗外的光附着在他的肩宽腰窄的轮廓上,整个人沐浴着春色,一排的纽扣越来越少。

  待看清腰侧腹肌的纹路,姜怡妃才结束神游,迅速把头转回玻璃墙。

  干净的玻璃上仍然直播着男人换衣服的画面。

  透明的人影,好像更性感了。

  姜怡妃舔了舔嘴唇,继续方才的话题转移注意力:“我以为是国内哪个私人企业买的,带回国之后一定会挂个热搜宣传宣传,再捐给国家博物馆。”

  拍下因不良手段流落在外的国家文物,不仅仅是情怀,借文物的光给企业打广告,威力比在各大电视台投放广告更有用。许多民众们会为此举贴上好的标签,公司声望卓然飞跃。

  可这件东西拍出后,便销声匿迹,买家似乎不想露面。

  玻璃墙上,宋聿诚套头穿上一件新的灰色T恤衫,给她耐心作答:“年前已经联络过燕都博物馆了,但还没到送过去的时间。”

  穿好衣服,姜怡妃才扭头面对他:“你想匿名送?”

  宋聿诚自顾自在工作桌子上整理道具,应当是默认了她的问题。

  他的桌上有一只进入上色工序的青花盘。

  拿起笔时,宋聿诚感觉右边有一道灼灼目光。

  他抬眼。

  姜怡妃紧贴着立在那儿,撑着桌沿,弯腰,视线牢牢落在他手上,眼睛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望,像个寻求上进的好学生。

  宋聿诚把笔递给她:“会调色吗?”

  姜怡妃眼里亮了亮,点头:“会一点。”

  她走到他身边,接过笔,低头调和颜料的比例。

  宋聿诚靠在椅背上,欣赏她专心的模样。

  临近四点,窗外的光慢慢转换橙红,别在耳朵上的头发滑落,如瀑般滑过她明丽的侧颜。

  宋聿诚默默起身,摘下手腕的发圈,站在她身后,把墨黑披散的长发握成一把,动作轻柔地将它们扎起来。

  发圈上的银质飞燕草找到了归宿,娇艳欲滴。

  姜怡妃倏然回眸:“这样可以吗?”

  指背蹭过须臾柔软,是她的脸。

  宋聿诚不动声色地收回手,背在身后,拇指摩挲着那方触感。

  姜怡妃对这项任务颇为自信,她从小跟着父亲研究书画,耳濡目染。

  可不一会儿,男人验收完她的工作,摇了摇头:“不对,浅了。”

  “不可能,明明一模一样。”姜怡妃指着瓷器上的颜色,争辩。

  她秀眉一皱,斩钉截铁。

  不服输的学生,可以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虽然不想打击她,但宋聿诚还是道出事实:“盘的底色偏暗,会影响上新色,给我吧,我教你。”

  话音落,他接手工具,耐心地为她讲解方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