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七 一代贤相197(2 / 2)

“姐姐,玄风明白了。”

看着玄风难得如此老实巴交,小青满意“哼”了一声。

“哼什么哼,莫名其妙。”

“好了好了,你们别吵了,我们做正事吧!”

正事就是……

只见白茶已经在桌上布阵,一个仪表堂堂,威仪凛然,头戴乌纱帽,帽边垂下两绺黑丝,身着一袭朱红色宽袖长摆蟒袍,袍服上绣着龙纹,腰间束着玉带,带上嵌着碧绿翡翠的老官员出现在阵中。

老官员面容刚毅,双眉如刀削般挺直,眼神深邃,炯炯有神,鼻梁高耸,口唇紧闭,威严中透出一股不可侵犯的气势。下颌留有一把整齐的胡须,更添了几分沉稳之气。

“姐姐,他是谁呀?”小青好奇地问。

白茶向阵中老者行了个叉手礼,恭敬问道:“敢问大人,您是……”

“姚元崇。

下官自幼性格豁达,崇尚气节,喜欢习武狩猎为乐。但到了二十以后,下官开始发愤读书,以孝廉身份踏入仕途。经过努力,下官考上了下笔成章举,被任命到濮州做司仓参军,一步步升迁至夏官郎中下官。

下官曾参与神龙政变,但由于不愿依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刺史。当圣人亲政后,下官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晋升中书令,封为梁国公。

为相三年,下官提出了十项重要建议,实施新政,协助圣人开创了开元盛世,因此被誉为救时宰相。

下官在京城没有自己的房子,就住在罔极寺中。晚年不幸患了疟疾,病得很重,圣人每日派几十个使者来罔极寺看望下官,每次有重要的军国大事,都让黄门监源大人来征询下官的意见。

后来,圣人在源大人的建议下,让下官搬到四方馆住,但下官觉得四方馆是放公文的地方,不是病人住的,所以一直推辞。

圣人说四方馆就是为了官员服务的,让下官住在四方馆是为了国家考虑。如果我不住四方馆的话,圣人就要让下官住到宫里,于是下官只好不再推辞……”

一位老者诉说自己生平,语气平淡,仿佛在说别人的故事,却让听者肃然起敬。

“原来是一代贤相,失敬失敬。”白茶再次拱手作揖。

阵中,老者却发出一声叹息。

“哪里哪里,下官也有失察之时,想中书主书赵诲接受胡人的贿赂,东窗事发,圣人判了他死罪,下官却尽力营救他,令龙颜不悦,圣人在赦免京城罪犯的时候,特意在敕文里写了要把赵诲流放到岭南。

下官为此很害怕,多次请求辞去宰相职务,圣人免去了下官宰相职务,让下官改任开府仪同三司。

虽然圣人把下官从宰相位置上撤下来,但还是很尊敬下官,让下官每五天上朝一次,遇到重要的政事也会专门询问下官的意见。末了,圣人还要封下官为太子少保,但下官因为生病没有接受。下官去世后,被追赠为扬州大都督,赐谥文献。”

“大人一生出将入相,宠辱不惊,功成名遂,忧国忧民,也算活得其所,死得其所,赢过人间大部分的人了。”白茶对姚公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那贤相却叹息道:“可惜下官教子无方……”

可怜天下父母心,白茶一时不知该如何安慰,想到姚四娘子顶不错的小娘子,想来贤相慨叹的应是自己的儿子们。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岂能事事尽善尽美?”

姚相一听也是,道:“下官已是幽冥之人,不过得凡间百姓祭奠,攒了些香火,免入轮回之道,不知仙子召下官来,有甚大事?”

“大人生前可与蝗虫有过什么过节吗?”

阵中老者被问,神色一凛,道:“遥想圣人登基后,政权刚刚稳固,却遭遇一场浩大天灾,正是蝗虫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