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档案室的阴谋31(1 / 2)

难不成我会说出有一个变态就在你们附近吗?显然不会。

收好了那把匕首,原本沉甸甸的包里多了一份重量,压着我的肩膀。我转头朝着那些孩子们露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笑容,转身便离开了。

小巷弯弯绕绕,四处都是老旧的东西,石板路上长满了青苔,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上了福字。走到一户破败不堪的门前,我顿了顿,这里应该没有人。突然我貌似踩到了什么,脚下一滑。还好我眼疾手快,及时扶着墙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蹲下,看了看长满青苔的石板,等等,这上面是……红褐色的血迹!血迹一直延伸到门内,有一部分鲜血还很新鲜,貌似是刚刚有人留下的。有一部分鲜血则结成了红褐色的血痂,粘在石板上。难不成那人来了这里两次?

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推开了大门,尽量让自己的脚步轻一点,不被里面的人发现。小心走进满目萧瑟的院子里,破败的秋千,干枯的水井。不仔细看当然发现不了线索,注意看那扇小门,如果很久没有人开上面一定结满了灰尘,但是这扇门门把手附近却留下了红褐色的血迹和水渍。证明那人可能就在这扇门后面。

我并没有果断拉上门把手打开房门,反而用小刀刮去了上面的血痂,把那些粉末放在了袋子里。这些都需要进行检验。有可能会成为破案的关键。

蹲下身子,小心探头往窗户处看。里面确实有人,那个人就是那天晚上盗取机密的那人,他拥有假肢,戴着面具,让人看不清真实容貌。

我想要看得更加清楚一点,把身子往里探了探,那名面具人并没有看着我,反而紧紧盯着电脑屏幕,上面肯定有什么1重要的东西,我觉得。

它突然起身,让我一惊,转身躲在了墙的背面,捂住了嘴巴,不让自己发出声音。好奇心占据了大脑,我还是偷偷瞟着窗户里的东西。那人受伤了,它的胳膊上缠着绑带,一起身我看的更加清楚,它的行动可能不便。这是我做出的结论。

我冒着被发现的风险,从背包里取出手机,打开照相模式。放大了屏幕,准备拍下来回去慢慢看。按了拍照按键,“咔嚓”!完了,忘记关声音了!那人注意到了我,转过头,一瘸一拐地向着我的方向走来,虽然是一瘸一拐的,但走路速度还是很快,甚至赶得上我快走的速度!

它轻而易举地翻过窗户,我一紧张,手机摔在了地下。那里面有重要线索,我无法放任不管!冲过去捡了起来,准备站起来时,便发觉一把尖利的匕首直直对着我的瞳孔。

那面具人的嘴角露出诡异的笑容,我明白现在我要是动一下,那把尖利的匕首就会扎进我的眼睛,会直接失明。那诡异的笑容让人不寒而栗,我咽了口唾沫,等待那个人把匕首扎进我的眼睛。

迎接我的本来应该是剧烈的疼痛和一片漆黑的世界,然而那个人却收起了匕首翻墙逃走了。我想要追的时候,回想起了那个笑容,那笑容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不把匕首插下去,难不成是有什么其他的目的?

我惊魂未定地走出门去,查看着手机,那张图片很清晰,上面的小字都能看清。

我长舒一口气,庆幸着线索没有凭空消失。那人的所作所为让我很难想明白,我加快了几步,走出了这条小巷,再过两个红绿灯就能到达学校了。现在是早上7点钟,在这里耗费了一个小时了,真是浪费时间,不对,我还是掌握到了一些信息的,不算完全的浪费时间。想到这我不由自主地扬起了嘴角。

今天的天气意外地好,并没有下大雨或者下大雪,反而是风和日丽,也没有平时那么冷了,反而有一种温暖的感觉?我把手插进了大衣口袋里,继续往前走,红绿灯的等待耗费了我5分钟,这里的车流量并不是很大,10分钟都没有10辆车的往来。人也很少,路上几乎看不到什么行人。

缓缓走过红绿灯,来到那个熟悉的校园门口。老旧的铁栅栏有点儿诡谲,让人汗毛倒竖。风吹动铁门发出的“擦擦”声,让我的耳朵有些难受。我背着背包,从小门走了进去。

里面还是那么的熟悉,昨天刚刚来过。残破的墙壁已经没什么人打扫了,荒草丛生,操场上矗立着一根碍眼的旗杆,显得有些突兀。

曾经供我们看书的一楼阅览室还保存着原样,里面仍然有几本书随意散落在地上,现在看来却觉得有点儿做作,可能是心理作用吧!我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安慰自己。

昨天的提示是去档案室,档案室……我想想档案室怎么走,好像是在德育处的三楼。档案室一直被少年时的我们戏称为鬼屋,这个谣言还是校长传出来的,他说当时他亲眼看见了鬼魂在飘荡,当时我居然相信了,现在想想真是滑稽又可笑。

既然校长这么说,是为了防止我们进入档案室,证明什么?证明那里面一定有什么秘密,让那些老师们迫不得已才编出如此拙劣的借口,让思维并不是很敏捷的孩子们上了当。

这更激起了我的探索欲,果然人啊!就是这样,越不让他干什么,他越要干什么。

我自我嘲讽地耸了耸肩,走上了去德育处的楼梯,这里还是一如既往的阴森,和高中时来这里时的心情一样,格外的不舒服。

没有办法,为了解开谜团,我只能这么做,只能硬着头皮走在这条让人心理不适的走廊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