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把漫威给林浩?(求收藏,求追读!)30(2 / 2)

电影这个圈子有个公认的事情,短片想要回笼资金基本上是做不到的,哪怕参加再多的电影节,也没有用。

获奖固然有奖金可以拿,能否抵扣掉差旅的费用却很难讲。

至于票房...

不是所有短片,都有《杀手》这么好运,能够找到发行公司。

拷贝胶卷的费用对于很多拍摄短片的导演来说也不低。

90分钟左右的电影,拷贝洗印的费用大概在1000美元左右,而数字拷贝的制作费,则相对很低。

“早知道,应该让林浩拍摄数字电影短片了。”

这声感慨还没有落下,《10号》第一次点映的数据也被送了过来。

十六家电影院,三十二块屏幕,单家电影院一天安排3场为期一周的票房总成绩是67.5万美元。

平均每块屏幕贡献了21000多一点的美元的票房,每天是3000多。

算下来,一周下来,每块屏幕迎来了接近500多名观众。

这TM...是80多万美元制作成本的小成本电影带来的收益?!

克雷格觉得自己的呼吸都不能用局促来形容了。

关键是,最后周末两天的票房占比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票房贡献。

这说明什么?

一个近乎于完美的曲线上升图幅线浮现在克雷格的脑海中。

“克雷格,艾默里奇找你。”过来通知克雷格参加会议的人友善的提醒道:

“鲍勃·沙耶也在,估计是电影的事情。”

“鲍勃·沙耶也回来了?”

挂断电话时,克雷格咂咂舌,鲍勃·沙耶在新线,可是除了总裁之外的第二人。

他不去忙他的《指环王》,特意赶回来难道是?

看着手中《纽约10号》的点映成绩,克雷格觉得他应该开辆车去给林浩送一瓶香槟才对!

在艾默里奇的办公室内,鲍勃·沙耶对于一本制作+宣发仅仅用了300多万美元的小成本,在一周之内的点映中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感到惊奇。

单看这2万多美元的成绩,并不能说有多优秀。

惊人的20万美元的点映单馆也出现过,但最终的总票房却没有达到预期。

不过,在北美市场上,衡量一部电影的票房潜力并不是单独的看成绩,还要看走势。

《纽约10号》的票房走势,说明电影本身的质量完全没有问题。

随着口碑的发酵,越来越多的观影人数预示着这部电影想要盈利是不存在问题的。

赚多少,完全取决于宣发了以及上映的规模。

鲍勃·沙耶想了一会后笑道:“这样吧,将点映的馆数加到138家继续观察下。另外,在宣发上要加大下投入,你来填写增加的宣发资金,我来签字。”

“138馆点映,这...”艾默里奇笑道:“如果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那恐怕我做梦都会笑醒了。”

按照眼下的这个成绩,光是点映就能收回成本了。

“谁说不是呢。”鲍勃·沙耶笑了笑,“光靠一周的点映就快收回制作成本,这个年轻的导演真的是让人称奇。”

想到自己此前的决定,艾默里奇不免有些得意的扬起嘴角,笑道:“所以,我已经给他安排了另外一部电影。”

鲍勃·沙耶好奇的挑了下眉。

这段时间他都待在新西兰,对于公司的一些小成本项目完全无法顾及。

不过他记得在《10号》这部电影拍摄完成后,内部会议上有讨论过续作的问题,还聊到过电影宇宙的开发...

电影宇宙开发...

想到什么的鲍勃·沙耶焦急的问道:“你不会是把从福克斯手上买来的漫威版权交给这个年轻导演来制作了吧?这太冒险了!”

“怎么可能。”艾默里奇也愣了下。

让林浩负责漫威宇宙的开发...

他没这个能力。

我也没有这个胆子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