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都是借鉴跟致敬(求收藏,求追读!)(1 / 2)

作为多伦多电影节的重要嘉宾,《卧虎藏龙》下榻的酒店可不是林浩他们那种青旅可以比拟的。

李鞍一天的住宿费,就顶的上林浩跟凯文一周在多伦多的开销了。

不过巨额的酒店支出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起码穿行在公关的宴会上,节省了大把的时间。

《卧虎藏龙》在戛纳首映完,7月份在国内上映后取得的票房并不是很好。

内陆的票房只有1500万,再加上港岛地区也只有不到1500万的港币无疑给雄心壮志的他泼了一盆冷水。

也正是因此,他才接受了哈维·韦恩斯坦跟詹姆士·沙姆斯的建议:

多参加一些电影节,把北美的宣传搞好,以便在这个更广大的票房市场上有所斩获。

眼下,上映后获得的一致好评声,无疑证明这样的宣传策略是正确的。

如果能从电影节的观众手上拿到“选择奖”,那对于《卧虎藏龙》是一剂强心针。

“AngLee,来一起看看这部短片,蛮有趣的。”从外面归来的詹姆士·沙姆斯手上拿着一张碟片。

“哦?什么短片?”心情不错的李鞍问道。

“也是一名华人导演,我刚还听鲍勃跟哈维在聊这部片子。”

詹姆士·沙姆斯说着,就让助理拿来了电脑,打开后把碟片放了进去。

“《纽约康州10号农场》,名字挺有意思的。”李鞍随手拿起DVD的包装,评价道:

“这个海报设计的蛮不错的...LinHao?大陆的导演么?”

看着跟自己名字完全不同的拼音格式,他皱了下眉。

估计又是那些出来拿奖的导演吧。

没听说过国内有这么一号人的李鞍不置可否的咧了咧嘴角。

...

与短片吸引到了片商不同,在观影人群中,《纽约康州10号农场》掀起的波澜并不高。

除了观看了短片的人会交流一下对于这部短片的印象外,传单引起的注意力并没有林浩、凯文预想般的那么大。

这也很正常,短片跟故事片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那么多部故事片都看不完,关注短片的基本上都是片商跟‘友片’。

不过在短片的放映厅的观众看完后,还是有人在讨论这部柔和了诸多元素的短片里实质的内容。

他们愿意把票投给《纽约康州10号农场》,更多的是因为故事。

而非演技...

是的,就连普通观众在观看完电影后,都发现导演的巧妙拍摄手法并没有将重要的画面镜头放在演员的表演上,而是通过声音、镜头的切换来营造惊悚感。

“如果这短片是专业的演员来演,相信不逊色一些故事片。”

“那可不一定,我感觉内容其实并不多。”

“不是留了个尾巴嘛,如果拍一下室外到底是什么情况应该没问题。”

“不不不,其实我觉得蛮压抑的。尤其是那个小女孩最后被拽回去的时候...”

“别提那个女孩了,我一看到她就出戏。”

“女孩的妈妈长得倒是蛮不错的,比我们社区的华人都好看。”

“但我怎么感觉我是被骗了?我以为是一部科幻片呢,结果...”

“这个视角蛮独特的,外面被外星人占领了,人类马上就要灭亡了,但这座安全屋里还在讨论人性,不是嘛?”

“这是一部烂片。”

“...”

......

和人家有闲情雅致不同,林浩跟凯文忙疯了。

短片上映结束后,主办方马上就通知到他俩,《纽约康州10号农场》顺利的进入到了下一轮的竞争提名环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