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六章 花园偶遇贾元春106(1 / 2)

贾琮一听是贾元春的声音,惊讶的反问:“是大姐姐吗?你这是去哪呀?”

“还真是琮儿,怎么摸黑走夜路呀!”

贾元春明显的松了口气,这大晚上的对面黑乎乎的突然传来问话声,可把她吓一跳呢。

要不是听着有点耳熟,她都以为家里进贼了,不然谁会不打灯笼呀。

元春毕竟回来不久,跟贾琮又没经常玩闹,听不出也是正常,这要是其他姐妹根本就不用问,直接就叫上他了。

双方快速的接近,慌的元春忙叫道:“琮儿你慢点走,小心摔倒!”

贾琮边跑边笑道:“大姐姐放心,我能夜视呢,只要有一点星光我都看得清前面三十步。”

其实是不止的,他怕吓到贾元春才说了三十步,就他现在这贼眼,夜晚百步之内看的清清楚楚。

很快双方靠近了,元春嗔怪道:“就算看得见也要拿灯笼,万一摔着了呢,这么大了还跟小孩子一样胡闹。”

不愧是大姐,对弟弟的关心溢于言表,一点都不是装出来的。

贾琮嘿嘿笑着,挠挠头道:“这不是开始没想走这边吗,只想散散步就回去了,可走着走着忽然想起有日子没去看望妙玉了,这才往这走的。”

他也没隐瞒,就这么直接说出来了,元春一听蹙眉道:“怎么晚上去她那,她虽是出家人,可毕竟男女有别,没的让人闲话了。”

贾琮笑道:“大姐姐不知她的性情,她从来不理会世俗礼法,从心所欲是她的宗旨,要规规矩距拜访她去,不定被赶出来呢,倒是这样突然登门,反而让她觉的是真心动念,跟你聊一晚上禅理都可能。”

“哦,还有这性情之人呀!”

元春惊讶一声,旋即笑道:“看来世间还是有人继承了魏晋之风,只可惜魏晋风流是道门高士,眼前这位却是沙门比丘尼。”

这话对也不对,魏晋风流不仅仅是道门之人,而是儒道合流才对,但要说对也行,因为正是那些学习道家的儒士引领起来的。

甚至不少名士拜入道教,还起了道号,这种风潮一直影响到宋代,比如苏轼被称为东坡居士,这不是他的字,而是号。

说到魏晋风流,有人又要吐槽了,说这些人坐而论道不干实务,败坏了社会风气,使得国家分裂,造成五胡乱华。

其实说这话的人不是无脑就是坏,或者是既得利益者故意泼脏水,理由很简单呀,这些名士为何会去坐而论道的呀。

曹魏九品中正制被西晋延续,世家大族掌权,挂上世家名头的猪都能当官,可其他人才华再高也别想当官。

他们不坐而论道还能干什么,给世家当狗吗。

世上愿意当狗的人很多,可有骨气的人不愿意,你也别说不当官干其他也行,难道你不知道不当官就是被屠宰的猪羊吗。

破家县令、灭门府尹不是说说的,而是古代真实的写照,因此中国人自古就有当官才能光宗耀祖的思想。

也因此魏晋时代出现了这么一批人,学识出类拔萃被世人推崇,却只能高谈阔论,学道家的无为精神,做个放荡不羁的在野名士。

渐渐地名气越来越大,最后变成引领社会风潮,连那些世家子弟也加入,换成后世的话就是赶时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