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行军途中163(1 / 1)

沐临风看着眼前的路,这条回乡路对他来说,只有痛苦,在这条路上,他的父母死了,他被抓进了盐场,又因为他长的俊秀,所以被卖给了人贩子,几经倒手之后,最后流落到皇城。

经历过远超年龄的苦难后,沐临风只想得到一个安稳的住处,后来被送到颂王身边,刚开始摸不准颂王的脾性,经常被颂王罚跪。其实说起颂王,他真的不是一个好主子,但是他给了沐临风一个家,有了这个栖身之所,沐临风才觉得自己像个人。

渐渐的他明白了过来,他和颂王是一个整体,只有颂王好了,他才会好,所以只要颂王有危险,沐临风都会扑上去,替颂王挡下来。

常宁和常林是最先跟着颂王的,他们太监的身份,只适合近身伺候,沐临风和殷玄,还有吴忠,他们三个人是皇后娘娘后来安排的,殷玄脑袋很好,几乎过目不忘,还能举一反三,吴忠出宫比较早,这几年一直在江湖中漂泊,沐临风比不了殷玄,也比不了吴忠,他只能处理一些琐事,这些年,沐临风也锻炼出一身本事。

沐临风精通追踪之法,还精通易容术,对于商贾之道,也颇有想法,再加上颂王的关系,黑白两道通吃,渐渐的沐临风成为颂王手里最趁手的兵刃,颂王离开京城之时,所有人都被遣散,唯独沐临风留了下来。

沐临风坐直了身子,人一旦闲下来,就很容易胡思乱想,怎么突然多愁善感了呢!用手搓了搓自己的脸,突然记起来他现在扮演着颂王,沐临风拿出铜镜,补了补脸上的妆容。

这么多年了,他都放下了一切,在他眼里颂王是最重要的,不能坏了王爷的正事。

御林军的一位小将打马过来,询问“颂王”是否需要休息,“颂王”对着“沐临风”点了点头,然后队伍停了下来,稍作修整,“颂王”出了马车,伸展筋骨。

出了马车后,沐临风看着周围,脚下有马蹄印,从马蹄脚印的跨距来看,这不是大汉的战马,他又观察了一下御林军的马,然后又看着前头,马蹄脚印跨距大,说明马匹比御林军的高大,而且马掌上的孔,也和大汉的不同。

沐临风对着影卫提醒了几句,如果他猜测的不错的话,前头的人肯定是大兀人,只有草原上才会有这样的马匹。

沐临风回头看了看修整的御林军,这次的任务,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御林军,这批粮食最后会落到谁的手中,也取决于御林军。沐临风活动活动身体,影卫拿了食盒过来,三个人盘坐在地上,开始一天最美妙的享受。

沐临风没有颂王的讲究,但是御林军中也没人了解颂王,这位王爷总是深居简出,偶尔遇到了,也是一副笑脸,所以脾性应该很好的,再加上颂王在阳城多年,生活习惯有所改变也能说得过去。

就这样,没有人怀疑过眼前的颂王是假的,遇到一个不找茬的监军,众人其实心里长舒一口气,待“颂王”自然上心了不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