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残血宜】1.11(2 / 2)

  只是灾难频繁,单是靠朝廷救治,倒是有点远水救不了近火的意思。

  于是曾经有过这方面经验的信王和护国夫人再次去到灾区——因为每到这种时候,就是上到官吏,下到大小商人开始发国难财的重要时刻。

  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为了能尽快救治各种灾情,太后亲自诏令全天下有识之士,不分男女,有良策者进献,或前去灾区治理,皆可授官厚赏。

  还有太后又提出以工代赈,以及用立碑纪念和准许商人子孙参加科举考试入朝为官等条件,使得南北各地富商纷纷慷慨解囊,要为大明朝这百年难遇的大灾出钱出力。

  至于在辽东和后金清军作战的将士们,那也是绝对不能断军饷和粮食衣物,否则清军一旦入侵,便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有执政的太后亲自出面给予各种好处,一时之间,无数忠君爱国之士,以及有所图有所求之人皆踊跃相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这是连后世史书都忍不住惊叹的兴乐盛况。

  因为大明朝遭受了诸多天灾,在朝中有眼线的后金清军当即挥师北下,意图趁大明遭难之际,便要了大明的命。

  不过秦良玉、袁崇焕、孙传庭等人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就把后金给打得哭爹喊娘,断胳膊断手断脚的仓皇溃逃。

  因为明军对上清军的大胜往往都是朝廷拨下丰厚军饷之后,于是“明军满饷不可敌”的说法也是传播甚广。

  而在明军大胜之际,遭受大旱的陕西澄城也勉强被救了过来。

  有朝廷的救援,赋税被全部减免,还让受灾的百姓以工代赈重新开始新生活,倒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疲惫的王二结束一天的活,然后排队领到一碗勉强算是粘稠的粥——这粥在分派之前,直接有官吏当着众人的面撒了一把黄土。

  那些官兵解释说这是为了防止有不缺这口吃的人来抢百姓的口粮。

  像王二这些苦命人当然不会嫌弃,毕竟如果饿极了,他们可是连观音土都能吃进肚子里去。

  万分珍惜的吃完这碗粥,王二休息一会儿就又继续起身干活。

  而让王二感到幸福的是,傍晚的伙食居然是一个饼子和一碗稀粥。

  虽然饼子吃起来很剐嗓子,味道也很是一般,但却是难得可以饱腹的好东西。

  此时吃饱喝足已经准备睡觉的王二,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原本应该已经被逼得活不下去,于是只能悍然起义,他们一群走投无路的人杀死知县、啸聚山林,直接拉开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但此时王二就跟很多幸运的从天灾中活下来,并得到朝廷救助的农民一样,安静恬然的沉沉睡去,丝毫不必担心明日能不能活下去。

  他们信任这个大明朝廷,就如同信任自己。

  第40章 【残血宜】1.11

  辽东占据急速好转,捷报频频传来,大抵也是因为如此,后金那边的清军从上到下都已经陷入了即将全线溃败的慌张和恐惧之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