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残血宜】1.79(2 / 2)

  便是那些一毛不拔,还想着能发灾难财的富商,也是在信王这个硬邦邦的软钉子亲自上门要钱时,陪着笑脸捏着鼻子都连忙捐款捐物,免得那凶神恶煞的锦衣卫拿他们开刀。

  这些人如此识时务,朱由检也不会杀鸡取卵,而是按照皇嫂的安排,给这些“自愿”致力于救灾赈灾的富商立碑刻名,让其可以流芳百世。

  看在这个立碑刻字留名的份上,原本还对此事有所怨怼的商人,顿时就喜笑颜开,争着抢着要为朝廷效力。

  商人是不可参加科举做官的,但若是能跟皇室交好,尤其是跟代表帝后的信王和护国夫人交好,岂不是后代子孙能有科举做官封侯拜相之可能?

  _别说什么不切实际,反正这个大饼他们是吃定了!

  突然被皇嫂教会如何给别人画美味大饼的朱由检:“……”

  若有所思.JPG

  此次赈灾的顺利进行,不仅让信王和护国夫人获得了民心,还让满朝文武都对这一人夸赞不已,简直就是一扫之前的沉疴颓废之态。

  但王朝蒸蒸日上的现状并不能缓和皇帝的病情。

  天启七年八月乙巳,大概是感知到自己大限将至的朱由校于乾清宫召见内阁大臣、文武诸臣,下诏说让太子朱慈焰继位,但因太子尚且年幼,便在诸多重臣面前又召皇后张玥和五弟信王朱由检入卧室,虚弱言道:

  “皇后德才兼备,慧智兰心,母仪天下,心怀万民,可为汉朝邓太后和北魏冯太后。吾弟正气凛然,爱国如家,当为周公。”

  这便是让太子继位,并由皇后张氏和信王一同处理朝政的意思。

  诸位重臣对张皇后和信王都没有任何异议,在计算太子确实今年才六岁,主少国疑是十分致命的,尤其是还有后金这个外忧在。

  在所有人都没有异议的情况下,朱由校强撑着病体连下三道诏书,一是任命太子朱慈焰为大明朝下一任皇帝;一是让皇后张氏和信王朱由检共同代替幼帝理政;三是给各地将领的勉励之词,言说必要将后金贼清驱逐出大明国土。

  ——王师北定后金日,国祭勿忘告之朕!

  次日,朱由校再召见内阁大臣黄立极,言道:“昨天召见了文武百官和信王,朕心甚悦,身体觉得稍微好些了。”

  见完内阁大臣之后,朱由校又单独分别见了皇后和太子,对皇后他叮嘱道:“皇后你万万不可学那吕武之举,焰儿可是我们的亲儿!”

  被如此叮嘱的桃夭:“……”

  ——想不明白为何会叮嘱她这个?难道她看起来很像是野心勃勃要执掌天下的样子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