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夫妻_分节阅读_第68节(1 / 2)

  除非堂哥突然想告诉她了,不然她还是继续假装被蒙在鼓里吧。

  ...

  暑假很快过去,今年暑假,齐玉珍离开家乡没去年难过,因为今年寒假还会回来过年。

  他们夫妻是大学生,用大学生身份出行比普通人出行更容易,介绍信也更好拿。

  刚回到华都,宋寻舟回到家就埋头去写文章,他陪玉珍回老家期间没写正式稿,但是有在构思纲要,打了不少草稿,回家可以定稿了。

  齐玉珍回到华都,有很多话想跟华都的爷爷奶奶说,知道丈夫忙着文章定稿,没法陪她去爷爷奶奶家,她就暂时按下心思,等丈夫写完再一起去看望老人家。

  她要告诉爷爷奶奶,她家妹妹考上大学了,老家省里的大学。

  家里出了第二个大学生,爸妈的喜悦不比她考上大学时少,他们家被笑称为凤凰窝了。

  家里给妹妹办了小酒席,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吃饭,庆祝他们家出来第二个大学生。

  妹妹考上大学,岑伟也考上了,三战高考,他貌似妥协了,选了个不怎么样的学校,拿到录取通知书后马上收拾包袱走人了。

  妹妹玉莲和岑伟都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安琳就止不住在她面前叹气,尽管是她自己放弃通过参加高考回城这条道路,仍是会难过。

  她悲观说道,玉莲大学毕业,她都不一定能回家。

  齐玉珍和她提过知青抗争的事,就不反复说很快能回家的话了,去年也是这么说的。

  过去一年,安琳还是没回到家里。

  一年一年又一年,人生能有多少年。

  她已经看到曙光,安琳还没看到,她不能再站着说话不腰疼,只能说上山下乡运动很不合理,分明是在浪费人才。

  安琳在她眼里是人才,可能学习不好,高考屡战屡败,但是头脑灵光,让她回家,她能混得很不错。

  齐玉莲就在姐姐旁边附和,她是考上省里的大学了,但她不觉得自己多聪明,比聪明肯定比不过姐姐和姐夫,姐姐夸安知青是人才,她非常认同。

  被一个大学生,一个准大学生夸奖,安琳心情好了不少。

  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的!

  ...

  小叔子寻祺以近乎满分的成绩考上华都大学,家里人却不觉得是件多值得夸奖的事情,一哥一个都很平静。

  倒是在听说玉珍的妹妹玉莲考上大学后,爷爷奶奶夸了玉莲好几句。

  齐玉珍这回没让爷爷奶奶也夸夸寻祺了,如果爷爷奶奶夸她考上大学,她会让爷爷奶奶也夸夸寻舟。

  不要只夸她一个人。

  他们夫妻感情好,丈夫可能不太习惯爷爷奶奶当面夸他,不习惯也能忍着,寻祺就不一样了,她明着让爷爷奶奶夸寻祺,寻祺可能会觉得尴尬,心里认为嫂子让他在爷爷奶奶面前出糗了。

  但是小叔子肯定也需要夸的,回头她让寻舟夸弟弟。

  换寻舟来夸就不会多尴尬了,毕竟哥哥再厉害,目前也还只是个大学生,不会给弟弟太多压迫感。

  幸好兄弟俩不是一个专业的,如果是一个专业的,难免会被拿来比较。

  “今年过年回家,爷爷奶奶给你们包几个红包,你拿一个给妹妹,考上大学可不容易。”奶奶知道考上大学对一个农村女孩来说非常困难。

  玉珍的妹妹玉莲能考上大学,绝对吃了不少苦头,给个红包让小姑娘高兴高兴。

  宋兰馨在边上,没出声讨红包,她还真不缺钱,参加高考前就在工厂干活,攒了些钱,考上大学后爸妈又会定期给她生活费,完全不惦记红包。

  她没见过玉莲,却也通过嫂子的话语听出玉莲是个什么样的人。

  玉莲考上大学确实不容易,她念的高中在县里高中排第一,玉莲这届考上大学本科的人,总共十二人。

  能感受到已经是她们县高中现阶段教育水平的极限。

  玉莲也是到极限了。

  等哥哥嫂子过年回去前,她也给玉莲包个红包,按年纪来说,她算玉莲的姐姐,给妹妹包一个红包是应该的。

  齐玉珍不知道小姑子的心思,没要爷爷奶奶的红包:“去年不是答应过送我春联,有春联就够了,不用红包的,暑假回家的时候,我已经给玉莲送过礼物了,玉莲知道衣服布票是爷爷奶奶给的,还让我向爷爷奶奶道谢呢。”

  爷爷:“春联是春联,红包是红包,两回事。”

  宋兰馨附和:“嫂子,你就收下吧,玉莲是大姑娘了,该有属于自己的小金库,平时可以买点零嘴吃。”

  终于快开学了,农业大学集市暑假没人摆摊,开学就有人摆了。

  正好弟弟寻祺高考结束了,她带弟弟去逛一两次集市,以后他要是有空,就让他跑腿给自己买零嘴。

  爷爷奶奶和兰馨都这么说了,齐玉珍没说反对的话。

  过年前爷爷奶奶忘记给最好,如果记得,她会把红包转交给妹妹,让妹妹省着点花用。

第72章

  ◎打听◎

  和爷爷奶奶说过妹妹考上大学的事情没两天, 学校开学了。

  大三学期伊始,齐玉珍就去学校师资科打听留校当老师的要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