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夫妻_分节阅读_第64节(1 / 2)

  尽管她没和爸妈一样出过国,但是对外面还是有点自己的想法。

  末了说明是文学作品给她的印象,她知道现实不一定这样,不过开放很有必要。

  轮到齐玉珍说了,齐玉珍没出过国,也不学文学,她对开放发表不了任何想法,话题侧重在农村改ll革上,她不说改ll革举措,只说现阶段实行的集体化的弊端。

  正因为她爸爸是生产队队长,她才能看到集体化的各种弊端。

  宋寻舟在丰登生产队待了五年,妻子在旁边说的时候,他补充了几句。

  没下过乡,压根不会了解现在集体化有多少问题,他很明确说:“没有爸妈寄钱票补贴我,光靠我自己能饿死,抢野菜都不一定抢得过别人。”

  齐玉珍:“现在全国还有许多人忍饥挨饿,如果继续按以前的政ll策来,想要温饱是遥遥无期了,农村改ll革势在必行。”

  爷爷奶奶都认同玉珍的话,粮食温饱问题是大问题,他们现在有钱都没法买到足够的粮食。

  十年浩劫没有彻底掏空爷爷奶奶的家底,儿女在他们自己的领域也算是高尖人才了,工资级别高,挣的钱超过全国99%的人了,他们都没法吃好喝好,更不用说普通民众。

  作者有话说:

  小天使们,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

  本文不长,不会细写男女主事业线,二十几万字就完结啦。

第67章

  ◎过年◎

  聊到下午四点, 几家人才各回各家。

  下午四点的时候,外面还在下雪,几个小时时间, 地面屋顶已经有了一层积雪。

  夫妻俩回家路上没打伞, 宋寻舟一手提篮子, 一手挽住玉珍,防止她走路摔倒。

  路上夫妻两人没说一句话,回到家里就先到厨房炉子旁取暖。

  到了冬天, 齐玉珍才知道点煤炉子不容易, 而且出门的时候炉子也得点着,不能熄灭。

  熄灭的结果是回到家冻个半死,家里温度和外面没区别。

  房间没法做到密不透风的程度, 所以必须点着炉子。

  齐玉珍:“下午聊得很开心,好想快点到小年,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说说笑笑。”

  有关农村改ll革, 她的想法在长辈们听来可能很天真,但是他们从不会反驳她, 认真听她说话,也都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他们的观点是从她的说法出发, 站在她的立场上来表述, 听得她心里温暖。

  她和丈夫都有很好的亲人呢。

  宋寻舟想法不同,他不太喜欢一大家子齐聚一堂的热闹场面。

  他跟叔叔姑姑差辈了,而且不同专业, 没多少话题。

  长辈聊不来, 同辈们差不了多少。

  他连自己亲弟弟亲妹妹都没多少话讲, 更不用提堂表弟弟妹妹们。

  和他们完全不熟。

  他又不愿意主动找话题聊天, 所以很多时候开口都是配合玉珍说话或者回答亲戚们的问题。

  玉珍改变了他, 但是没完全改变他。

  离开两人的小家,他还是原来的他。

  不能说完全一样,有点区别的,待在玉珍身边,他身上终于有了点真实的温和气质。

  不是装出来的。

  瞧着玉珍向往的神情,他说不出半点扫兴的话:“很快就会到小年,到时候能吃到糖瓜儿和煎饺水饺。”

  姑姑特意提小年想吃煎饺和水饺,两种都想吃,爷爷奶奶答应了。

  姑姑的年纪完全可以自己做主,哥哥嫂嫂们也不会反对,主要是爸爸妈妈在,习惯由他们做主了。

  齐玉珍更加期待:“还能剪窗花贴春联呢,春联由爷爷奶奶亲自写,想看他们写春联。”

  爷爷奶奶写的字一定很好看。

  宋寻舟附和:“我提前研究些窗花样式,租房不能随便贴,爸妈家随便贴。”

  齐玉珍身子暖和一点后,同丈夫说起围巾的事:“兰馨猜出你今天围的围巾是我给你织的,夸了我几句。

  早知道我就戴你织给我的围巾了,你织的比我好看,还有花样,更值得夸奖。”

  “不需要她夸我,她知道你给我织了条围巾就行。”

  齐玉珍隐约察觉到丈夫是特意戴她织的围巾去家庭聚会,有炫耀的意思,所以她特意提了一嘴围巾的事。

  让他知道妹妹发现了围巾细节。

  听出丈夫语气里的骄傲,她知道自己没想错了。

返回